近日又有陶瓷企業因環保不達標倒下了!
近日在微信圈里被頻繁轉發的恩平市正德陶瓷有限公司再一次將陶瓷行業的環保問題公之于眾,據該公司給全體員工的通知中顯示,該公司因5號線環保環評未通過審批,暫停產整頓整改,經公司研究決定,自9月7日開始正式停產,復工時間不明。
又有陶瓷企業環保不達標倒下了!
此外,也是在近日,據某媒體報道的肇慶四家陶企超標排放廢氣被查,據現場檢查和監督監測情況,高要市宏潤陶瓷有限公司煙塵排放濃度超標4.97倍;高要區金沙江陶瓷有限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濃度超標0.54倍;高要區純一陶瓷有限公司煙塵排放濃度超標0.4倍,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超標1.3倍;肇慶市宜美佳陶瓷有限公司煙塵排放濃度超標2.0倍。對此,環保部門將立案查處超標排污行為,并啟動限產和按日計罰程序,依法從嚴處理。
最嚴《環保法》實施后,廣東“建陶業”經受眾多挑戰
今年以來,史上最嚴環保法實施,廣東乃至全國“建陶業”經受了重重考驗,曾經一度大力推動“煤改氣”,爭取能源變革。然而,據陶瓷產業的統計,天然氣的成本在三四元/立方米,生產每平方米陶瓷磚成本增加4—5元,按廣東30億平方米的陶瓷生產數據,每年需要增加的成本大概應是到120億到150億元。“如果真的實現100%的‘煤改氣’改造,規模大的企業最多能撐2年,中小企業或許1年就要倒閉。”
在新環保法實施的背景下,佛山環保產業發展提速,一個集環保咨詢、環保設備生產、環保治理、節能降耗、資源經濟于一體的環保產業鏈正在形成。然而,面對史上最嚴的《環保法》實施,類如煤改氣,和前期的工廠遷移等各項工作,都遠未觸及根本。在壓力之下,陶瓷企業在常規生產中采用環保設備,實現節能技術的普遍性等大大提升。今年以來,各種節能減排的陶瓷設備企業很火,類如連續球磨機,干法造粒,低溫快燒技術等等,都得到了很多陶瓷人的歡迎,此類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道路將會越來越寬廣。
環保讓不少陶企走向滅亡,“剩下”的陶企未來發展更好?
對于今年以來不少陶企因為環保不達標而被淘汰出局,某業內人士表示,其實近幾年陶瓷行業深受環保達標影響,已經先后有部分企業停產整改和關停。對于環保,國家制定相對嚴苛的法律來約束企業行為,其實是正確的,畢竟我們的行業在經歷了過去幾十年的粗放式發展,也確實曾經一度給環境造成了一定的負擔,現在作為陶瓷企業,應該積極地整改,爭取環保達標,“而且在近幾年的行業內人士不斷的努力下,我們也在環保達標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別是一些比較大型的陶瓷企業,目前都能夠做到環保達標了,所以還是建議那些還存在僥幸心里的陶瓷企業,先停下來整改,爭取環保達標后再行生產。”
據了解,環保可持續發展已經不是一個行業或者一個國家而是全球都在考慮的問題,中國也加緊了環保的腳步,今年年初有著史上最強之稱的環保法規實施,瓷磚行業受到波及十分巨大,不少企業走向滅亡的邊緣,但是在此波強烈的洗牌之后瓷磚行業將會迎來一個更加規范的發展秩序。(創新陶業/汪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