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有關于飲水機的使用給人體帶來的不利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歇過,有關“二次污染”、“黑桶”等帶有負面意味的詞語也給飲水機行業抹上一道黑色。甚至有說法稱,中國人目前癌癥高發源于飲用水的重金屬超標,而帶有凈化功能的飲水機是否又真能排除這一隱患呢?這不禁讓人產生一種一探究竟的心理 ——飲水機出來的水真的健康么?
隨著人們對飲用水的質量與安全問題越發關注,傳統的飲水機也開始逐步向凈水行業靠攏,推出各式各樣帶凈水功能的機型�;钚蕴�、微濾、超濾、RO反滲透等一系列專業名詞也出現在大眾消費市場。
據家電市場研究公司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水家電市場規模186億元,同比增長20.7%;其中,凈水設備的市場規模為95億元,與2012年相比較同比增幅高達74.5%,是水家電市場中最快成長的細分品類。
2011年是九陽、TCL進入,2012年碧水源、奔騰也跟進,去年就連海爾、格力、聯合利華、華帝、四季沐歌等企業,也因為看到了非常好的市場前景而開始“涉水”。
然而,這些號稱不需要外加純凈水桶、直接灌入自來水便可濾出水中雜質、細菌甚至是重金屬的凈水機,是否真有如此強大的凈化功能?凈化后的水又是否真的可以直接飲用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凈水行業人士坦言,目前從事凈水行業的企業參差不齊,常以各種概念誤導消費者。品牌凈水機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過濾效果,但仍然存在由于超期限使用濾芯所帶來的二次污染等問題,而且后期維護成本高昂。
“高技術”牌下的凈水真相
走訪各大家電賣場發現,凈水機已經取代傳統的飲水機成為水家電銷售的主力之一。“傳統的飲水機要外加純凈水桶,桶裝水一旦開封就開始與空氣接觸,滋生細菌。所以現在大家都愿意購買凈水機。”國美電器一位銷售人員表示,由于所使用的凈化技術和材料不同,凈水機的價格也有較大差距,“最低的一千來塊,最高的七八千甚至上萬元一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