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營銷難 整合難上加難
與其他家居行業相比,地板行業的門檻相對較低,這就使得那些規模大小不一的企業散布在整個地板市場。據統計,到去年為止,可以統計的正規地板企業就不低于3000家,如果不限規模,那么那些雜七雜八的地板企業加在一起,其數量可以達到5000家之多。
另外,由于當前地板行業在技術方面越來越成熟,同等企業之間在產品的工藝、技術和品質上已越來越接近。數量眾多的地板企業再加上產品的同質化嚴重,其產品營銷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其實針對這種情況,早在05年的時候,大自然、圣象等國內一線地板品牌就提出了要在行業內進行洗牌的口號。然而到目前來看,行業內似乎并沒有發生大的洗牌運動,地板品牌的數量依然很多。可見地板行業現在不僅是產品營銷困難,行業內的整合也是難上加難。
價格大戰是一條不歸路
在當前地板行業營銷和整合的困局面前,很多商家仍然固守粗放型的市場營銷思路,不斷通過價格戰、促銷戰來維持營業額的增長。而這造成的結果首先是商家不得不在促銷前給產品標出虛高的價格,以此在采用大幅度折扣、高額返現、商場補貼、抵用券等多種促銷手段后還能維持一點微小的利潤。
然而,當這種價格戰持續到連一點微利都很難維持時,一些地板企業有可能就會減少產品售后等方面的投入,降低成本,甚至還會導致一些以次充好的情況發生,消費者的利益也會因此受到損害。不僅如此,一些不愿降價,而是希望憑借質量與服務上保障來獲取消費者認同的地板企業也會受到這種價格戰的沖擊。
雖然價格戰會導致這三重不利后果,然而很多地板企業更多的是被迫參與到這樣競爭中來。少數知名企業也許可以憑借其品牌影響力而選擇不降價,但眾多中小企業在產品同質化面前,僅有的優勢就只是價格了,不降價,這些企業很可能就無法生存下去,因而只能在頻繁的價格戰、促銷戰、渠道戰、廣告戰鋪就的不歸之路上越走越遠。
企業破局:在轉型與創新中尋找出路
面對地板企業現今種種困局,要想打開局面,出路只能在企業轉型與創新中尋找。
要想從同質化的環境中突圍而出。地板企業必須拋棄掉那種粗放型的市場營銷思路,向精細化路線轉型,突破單一老套的傳統發展觀念。因為現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已經在發生改變,價格不再是消費者單一的關注點,產品的時尚和品味、文化內涵與科技含量也成為了消費者衡量的標準。地板企業可以把我消費者的這些需求,進行產品創新。
其實,現在的地板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以技術創新和風格創新為產品差異化特色的優秀品牌。比如在技術創新方面世友就研發了鈦晶面地板,圣象則打造了獨特的重竹地板;燕加隆在拼接上推出了一拍即合的鎖扣技術,德爾地板則干脆搞無縫產品。在風格創新方面,大自然有時尚的創意彩繪地板,生活家則有古典的仿古立體繪畫地板。
如今,在產品技術和風格上的研發突破已經成為地板企業擺脫同質化競爭的必然選擇,也只有這樣創新的產品,才會在市場上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