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由于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水源本身不錯,對家用凈水設備的主要需求點是口感,只要凈水機可以去除水中水垢、膠體等就可以了,因此一般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就基本足夠。但當這些進口凈水器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后,發現國外的凈水器設計難以滿足中國的水質要求,在中國使用一個月后,就往往會被各種雜質、重金屬等物質給“堵死”。
美國A.O.史密斯集團公司高級副總裁丁威認為,中國快速工業化造成的工業污染無處不在,這種工業污染以重金屬污染、有機物污染為典型代表,只有反滲透技術才能把有害的重金屬有效濾除掉。
據昂永程介紹,業界通常會用紫外線殺菌、載銀活性炭以及超濾符合濾芯等來解決凈水機的二次污染問題,其運作原理都是殺滅或隔離細菌,避免機器里面的污染。
但他表示,雖然目前行業內用的幾種技術對二次污染都有比較好的預防效果,但國內對有害菌和有益菌還不能實現分開檢測,所以國內對凈水機的二次污染還沒有一個很合理的評判標準。
缺乏統一標準
在凈水行業專業人士看來,造成目前凈水市場亂象頻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國內對家用凈水器缺乏統一的國標。以RO反滲透水質處理器(RO純水機)為例,住建部、國家海洋局、衛生部、環保部等都有各自的行業標準或者規范,加上GB/T19249-2003《反滲透飲水處理設備》國家標準,針對同一類產品,不同的政府部門就已經有五個標準。
除此以外,企業本身也會制定相應的標準。例如由輕工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批準,美的公司牽頭制訂的RO純水機國家標準;還有由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批準,沁園公司牽頭制訂的RO純水機行業標準等等。
各家企業使用各自標準,缺乏技術衡量的標準和指引,這就導致目前家用凈水市場競爭的混亂與無序,特別是中小企業,往往以低質量、低價格產品沖擊市場。
查閱淘寶商城上的凈水機信息,其中售價在百元以下的凈水機多不勝數,這些凈水機的濾芯一般為陶瓷、PPF棉等,產品介紹頁面并無任何衛生許可批件。
“事實上,對于凈水器所使用的材質、過濾材料以及相關的零部件,目前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就連凈水機的濾芯等關鍵配件的制造也缺乏統一標準。”
上述凈水行業人士透露,市場上不少企業會用低價劣質的材質生產凈水機,以降低成本和售價。消費者購買此類商品不僅不能在售后服務上得到保證,而且產品尺寸往往會難以匹配,很容易在不同的濾芯價格上被不良企業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