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電子的一位研發人員告訴記者:“2009年前,LED產業和MOCVD市場很小,只有愛思強、維易科和一家日本公司提供MOCVD設備。2009年后,由于背光源的應用,LED產業實現了井噴式的發展,給這兩家公司提供了發展契機。由于專有技術、專利權等技術性壟斷,新進入的MOCVD提供商,有的不能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設備和技術,有的未能及時提供設備趕上市場的窗口,進而奠定了愛思強和維易科變相壟斷的局面。”
據GSC提供數據顯示,國際上采用SiC作為襯底的芯片生產企業主要包括:美國的Cree公司、歐洲的SiCrystal和Norstel公司、亞洲的天科合達藍光半導體有限公司和NionSteel公司,其中,美國Cree公司的SiC芯片技術和產銷量均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目前LED外延片生產技術主要采用MOCVD,世界范圍內能夠生產這一設備的企業不過3到5家。世界上最大的兩家MOCVD生產商為德國的AIXTRON和美國的VEECO,它們占據全球MOCVD供應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處于壟斷地位。
擺脫“進口依賴”本土企業奮起反壟斷
近年來,憑借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等特點,LED產業在國內獲得快速發展?萍疾堪l布的《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指出,到2015年,LED產業規模預計將達到5000億元,并明確指出80%以上的LED芯片要實現國產化。
如今,中國大陸的MOCVD設備增速已位居全球首位,同時也成為全球兩大MOCVD設備企業愛思強和維易科的最大收入來源,量產型MOCVD依靠進口,嚴重制約著國內LED產業的自主化發展。
一位業內人士對《廣東LED》透露,近年來政府大力扶持半導體照明產業“跨越式發展”。技術上鼓勵先進LED技術的研發和量產,并將通過項目補貼、設備補貼等方式對LED外延芯片及照明應用企業進行政策扶持。由于要發展LED產業鏈“核心”,因此外延芯片自然成為發展重點。
歷經幾年的大力研發和核心技術的公關,國內眾多企業紛紛推出國產MOCVD產品,標志中國企業在LED芯片生產核心設備國產化道路上取得新突破。從2011年開始,包括廣東昭信集團、思捷愛普、理想新能源、中科宏微、青島杰生光電等在內的多家企業紛紛宣布推出首臺國產MOCVD,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南昌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也發布了MOCVD研發計劃書。截至2012年年底,國內已有近20家企業和科研團隊宣布涉足MOCVD設備技術研發。
來自政府的MOCVD補貼也是內地芯片廠不斷擴大機臺規模和市場份額的重要推力。內地芯片企業通過挖角等方式從臺廠聘請了大批優秀的工程師,這讓內地芯片的性能快速提高。
多家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MOCVD設備采購近兩年出現“瘋狂”增長,2010年前中國大陸MOCVD總裝機量只有150臺左右,2010年年底增至350臺,2011年年底更是達到近700臺。截至2012年11月底,國內量產MOCVD設備數量已達到909臺。
隨著中國芯片業的發展,芯片國產化率也在不斷提高。中國LED產業需要有實力的、屬于自己的MOCVD公司的出現,以提升整個LED產業的技術及創新能力。MOCVD設備國產化成功,意味著長期由國外壟斷的技術將被打破,國內眾多LED企業將告別對國外產品的完全依賴,國內LED自主產業生態鏈將更加完善,國內LED產業也將會迎來爆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