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副主任陳學章表示:“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和加拿大對水龍頭等輸配水設備中鉛等重金屬的析出有嚴格的限定,如美國NSF/ANSI 61:2011《飲用水系統部件—健康影響》將與水直接接觸部分材料的鉛析出限值(統計值)由原來的11μg/L下降為5μg/L,并要求制造商遵守加州 AB1953法案(Assembly Bill 1953)將飲用水相關產品的加權平均含鉛量限制在0.25%內,即從原材料鉛含量和鉛析出量兩個層面來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一些水龍頭出口企業在鉛重金屬析出方面也進行控制,制定嚴格的企業內控標準,確保出口產品符合出口目的地的要求”。
陳學章解釋,自從2004年以來,制作水龍頭的原材料黃銅的價格就一路高漲。至今年8月,黃銅價格更是突破53000元/噸。一些企業為了節約成本,使用不符合GB/T 17219《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的銅材來制作水龍頭,加上在電鍍等工藝中把關不嚴,極易導致其水龍頭產品的鉛、六價鉻等重金屬析出超標。
據了解,黃銅分為H65、H63、H62、H59等多個型號,其中制作水龍頭的主要材質是黃銅H59。不同型號黃銅含鉛量不同,而價格也相差數百元/噸。
戚文軍認為:“業內都知道含鉛的水龍頭是對人體不好,歐盟對水龍頭中的鉛含量做出嚴格限制,我們國家也會逐步的更新國標。水龍頭‘無鉛化’也搞了很多年,希望可以找到一種合金替代黃銅,但到目前為止,沒有哪一種合金制造出來水龍頭的效果(鑄造性、流動性)能比得上銅(含鉛)。”
國家建材五金水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副主任史紅衛曾表示,新的強制性國標《陶瓷片密封水嘴》已完成修訂工作,并已經上報,有望近期出臺。新國標中對鉛、鉻等各種危害物質都提出了限量要求。但戚文軍認為,新國標的正式出臺,還需要一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