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陶瓷衛浴行業里面發生塵肺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為造成的,如果管理科學、嚴格,出現這種病的概率至少會減少一半。”一位在陶瓷廠工作多年的生產廠長告訴記者。
記者在佛山的一家衛生陶瓷的成型生產車間看到,一對四十多歲的夫妻正在吃午餐。據他們介紹,為了不耽誤放漿時間,通常夫妻倆會自帶飯過來,中午就在工廠里吃飯。
而工廠的地板上、角落里都落了一層粉塵,在這樣的環境下吃飯,難以想象平常工作是什么場景。但記者問及工人平時怎么做衛生保護措施時,他們的回答是工廠平時會發一些口罩手套之類的,但是工人并不怎么使用,有時甚至只是為了應付上面檢查。
衛浴企業大部分以中小企業居多,這些企業大部分只有一兩條普通的生產線,企業普遍存在生產工藝落后的情況,勞動條件差,而且管理混亂,缺乏有效防護措施。
據劉師傅稱,他所在的工廠工人在進場時根本不需要體檢報告,只要是技術熟練的工人或者經過熟人介紹,即可進入工廠工作。同時這些中小企業無力承擔事故后果,一旦發現員工有類似塵肺病的現象,就無條件開除,也沒有勞動合同等有效的法律依據,因此就出現了劉師傅這樣的遭遇。
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勞動者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不到位,自我保護意識普遍不強。同時公共職業病防治體系和能力建設明顯滯后,職業衛生專業人才匱乏,職業衛生監督和技術服務機構能力不強。同時用人單位責任不落實,用人單位責任不清,管理不嚴,職業病防治意識普遍比較淡薄。
正是因為如此,在佛山陶瓷潔具企業被罰40萬后,這一在所有職業病的發病率中排名第一的塵肺病再次引起社會關注。
從6月中旬開始,潮州古巷陶瓷協會召開全體會員會議,邀請古巷鎮企辦副主任陳立和,古巷鎮勞動保障所所長陳香明等人向會員企業宣傳衛浴行業職業病的防范措施,古巷陶瓷協會會長蘇錫波在會上發言要求會員企業要重視企業生產環境,從多方面做好員工職業病的防范工作。
而早在今年5月,佛山市禪城區區安委會組織區安監、人社、質監、工商、衛生、工會等部門對陶瓷衛浴相關企業進行了職業衛生聯合執法監察行動,拉開了該專項執法監察行動的帷幕,整個整治活動將持續到11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