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最近可謂“煩心事”頗多, 6月中旬,格力電器遭美國的合作伙伴Soleus起訴并索賠1.5億美元。據紐約當地媒體報道,2012年7月,客戶開始投訴格力的低容量除濕器易著 火,Soleus隨后聘請專家確定產品有設計錯誤,于是將低容量除濕器撤出市場,并向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報告。“格力采取抬高供貨價格、停止供貨、 停止支付運營費等方式試圖摧毀美國合作伙伴。6月14日,Soleus向加州聯邦法庭起訴格力電器索賠1.5億美元”。
但格力電器后發表聲明稱,未收到美國加州聯邦法庭正式文件,公司也從未威脅、打壓任何合作伙伴。“Soleus向加州聯邦法庭提交的指控與事實嚴重不符,我們將對這些偽造的和無事實根據的指控盡最大努力主張自己的權利”。
家電企業
患上政策補貼依賴癥
對于審計署公布的節能補貼審計結果,格蘭仕集團也迅速做出回應。集團新聞發言人陸驥烈21日公開回應,稱這項審計結果的確是對行業內現狀的客觀反映,格蘭仕集團也存在著渠道管理的漏洞。
據悉,格蘭仕的家電產品采取的是各級代理商、零售商分銷模式,而非在各地設立子公司,因此,對于節能補貼產品的銷售數量,最終是依據零售數據來統計。 “實際上我們的銷售環節在把產品賣給一級代理商的時候已經結束了。后面的數據一層層地往上報,我們對于這些報上來的數據是缺乏有效管理的。”陸驥烈談到。
根據國家節能補貼政策,補貼的數額是需要根據銷售數據來發放的,前期由生產企業先行墊付,所以一旦報給格蘭仕集團的零售數據失真,就導致了如今的 “騙 領”節能補貼事件。不過目前為止,陸驥烈表示,還需要和審計署對接以后,才能知道究竟是在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而他們也會按照審計署的要求做出相應整改。
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美的已經獲知此信息,并正在整改中。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指出,針對家電的一系列補貼政策在刺激消費的同時,也讓不少家電企業患上了政策補貼依賴癥。“如果僅僅依靠補貼政 策讓消費者多掏腰包,是對擴大消費政策的誤解。企業加快自己產品的升級換代,通過科技驅動來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才是好的發展方向。”
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也表示,補貼政策的負面影響表現在干擾市場良性發展,造成產能過剩等方面。如果企業患上了政策依賴病,必將失去市場競爭的活力,不應將特殊政策常態化。
據悉,從今年6月1日起,伴隨節能補貼的結束,家電領域終于徹底告別財政補貼刺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