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跡象表明,我國天然氣價改革勢在必行,不改革沒有出路。不改革生產者沒有積極性,進口商沒有競爭力,最終導致供給不可持續。不改革,不能體現能源資源優質優價的市場規律,造成資源浪費,能源利用效率受到壓制,結果是單位GDP能耗成本高企,影響國家競爭力,發展不可持續。目前,天然氣在中國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很低,剛剛超過5%,應該說天然氣價格改革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沖擊不會太大。筆者很贊成政府下決心,選擇“小步走”的方式提高天然氣價格。“小步走”的改革方式需要三桶油做出一些犧牲,央企對社會做點貢獻是應該的,但企業再大,經濟上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小步走”的改革不能拖得太長,否則企業會失去國際競爭力,失去獲得資源的能力,會把企業拖垮。筆者建議“小步快走”,在“能源三角形”結構下兼顧各方利益,盡快使天然氣價格“到位”。
“到位”的概念首先是“供給與消費的可持續”。目前,天然氣不象石油有一個“國際價格”,所以與“國際接軌”沒有意義。天然氣國際市場的發展階段遠滯后于原油市場,LNG是新興的天然氣貿易形式,正快速崛起,與1970年代石油現貨市場出現并興起的態勢相似。隨著LNG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貿易參與者的增加和貿易規模的擴大,天然氣國際貿易平臺與期貨市場終將出現。中國將會是天然氣全球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與建設者。中國是石油貿易市場的“后來者”,石油價格接軌是“被動的”,而在天然氣國際貿易方面,尤其是在LNG貿易領域,中國不是“后來者”,我們應該積極作為,我們可以成為最重要的“建設者”。這對中國有利,對世界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