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暢分析道,一方面,市場處于觀望狀態;另一方面。經銷商還有一些庫存,對于平抑市場價格有一定的幫助。另外,紅木制成品市場相對于紅木原材料,對 于價格呈現出一定的滯后性。他認為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紅木家具銷售旺季秋天的帶來,以及CITES公約的施行,部分紅木制成品的價格會走高。
杰佳紅木浙江區負責人葛海珍表示,雖然關稅大幅上漲,但是中間商在向紅木廠商出售原材料的時候也會考慮到此種因素,對價格作出適當的調整,因此到零售終端最多也就10%-20%的漲幅。
紅木企業面臨洗牌
2012年我國海關木材類進口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累計進口紅木達86.28萬立方米,同比增長30.37%,增加了20萬立方米;其中紅木原木進口75.72萬立方米,同比增長34%,增加了近20萬立方米;鋸材進口7.44萬立方米,同比增長9.1%。盡管紅木進口量大幅上漲,但葛海珍指 出,受制于大環境因素,整個紅木家具的銷量并不是太好。
而另一組數據顯示,2012年紅木進口總金額達57.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85%。在進口單價上,紅木原木進口單價較2011年下降了17.71%,而鋸材單價則上漲了5.32%。不過,車暢表示,紅木家具近些年的價格還是處于穩步上升狀態。
葛海珍分析道,盡管原材料價格并不不穩定,但是近年來人工成本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推高了紅木家具的價格。他同時指出,紅木終端市場目前處于僧多粥少 的情況,紅木企業面臨著新一輪的洗牌。很多家庭作坊式的小型紅木企業,因為缺乏營銷渠道和品牌的支撐,將被逐漸淘汰。而近期原材料價格上漲,將加速洗牌的 進度,因為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在原材料采購價格上會有較大的差距。
車暢表示,紅木行業確實到了一個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時候。目前,紅木行業排名前十的企業,所占的比重尚不到整個市場的1%,市場很不成熟。同時,他也為眾多中小紅木企業支招,指出未來可為大的紅木企業生產配件,或者轉型為紅木服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