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亟待開拓
盡管前景美好,實現起來卻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LED植物照明產值僅為3億元,這個數據相比于數千億的普通照明產值,只能用“小巫見大巫”來形容。在這3億元的產值中,其中90%以上為出口,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中美、歐洲等從事農業人員較少的國家和地區,植物照明的國內市場拓展阻力重重。
“現階段國內還不具備植物照明行業快速發展的市場土壤。”陽光照明總經理官勇表示,除非解決一些基礎性問題,否則植物照明市場并不會在國內出現爆發性增長。
首要問題出現在推廣上。目前, LED照明可以促進植物生長的概念并沒有被深入了解和接受,更沒有被大范圍推廣。
官勇表示,海外LED植物照明市場化程度較高,一方面是農業院校等機構對這一技術研究更加深入,而另一方面也在于歐美等發達國家老百姓對科普知識接受程度相對較高。而反觀國內市場,企業除了要對科研機構進行理論普及,還要對植物工廠以及消費者進行綠色蔬菜概念的普及。這對企業而言,顯得勢單力薄。
第二,進入門檻高,國內企業優勢不明顯。想要進入LED植物照明領域,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和資源優勢。目前,國內植物照明的市場模式是基于企業與農科院合作開發,即科研院所找一些專業的LED植物照明企業,大家共同擬定一些標準進行產品開發。傳統LED照明企業要想成功跨入到植物照明領域,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時間的積累。
另外,植物照明成本高、銷量少,現階段企業對植物照明的投入與產出并不成正比,這也讓一大批覬覦這個細分市場的企業“收手”。除飛利浦、歐司朗、三菱、億光等國際照明大廠仍在關注這個市場之外,國內多數中小規模照明企業鮮有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