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餐盒的產量,2012年是5871萬噸,估計實際產量遠超于此。”曹儉表示,廢餐盒的回收要借鑒國外經驗,在較多使用餐盒的超市、火車站、快餐店等地設立回收處,既能增加回收率,又可減少回收成本。
但是,對白餐盒的回收,許多人并不樂觀。“這牽扯到垃圾分類。生產企業出錢是一回事,人們是否有垃圾分類意識又是一回事。”北京市民劉云說,“即便許多城市有分類垃圾桶,但垃圾車一起裝車,分了白分。”
4問 監管如何落地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行業必須納入法制軌道,制定生產、使用、廢棄物回收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回收的廢餐盒是否會被不法商家用作原料,再次制作成餐盒流入市場?“從技術角度講有可能,但難度和成本太高。發泡塑料的90%是空氣,孔隙很多,湯水污垢極易進入,用過后很難清洗。”楊惠娣表示,按規定,所有跟食品接觸的塑料制品必須使用石油中提取的一次原料,再生塑料制品不得用于與食品接觸的領域。但家電包裝中用于減震的泡沫塑料、飛機上喝水用的一次性杯子等聚苯乙烯材料,如果管理不到位,都可能流入市場。
此前有媒體報道,確有不法商家摻用再生料生產一次性餐盒的案例。
國務院參事、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石定寰表示,解禁后,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行業應納入法制化軌道,制定其生產、使用、廢棄物回收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他建議,大力開展新型環保餐具的研發和推廣工作,鼓勵企業研制出更多低成本、高質量、高技術含量的環保餐具。
“解禁后,要嚴格準入標準,并進行網絡化管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錢桂敬表示,目前5個相關行業協會已草擬了行業管理、企業準入、質量管理、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等4套管理制度,并遞交國務院相關部門。據記者了解,這些草案特別強調原材料管理,要求加強市場準入。
從記者采訪的情況看,要讓發泡餐盒健康無污染,必須建立嚴格的生產環節監管制度和使用環節的高效回收制度。但許多人認為,這兩大基礎性工作似乎很難輕易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