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進一步認為,雖然歐美“雙反”(反補貼、反傾銷)將阻礙國內企業出口的力度,但是美國“雙反”并沒有針對上游,因此如果國內企業能夠找到方法“繞道”,對于上游材料、硅片子行業等將不構成太大的利空,因此海外市場并沒有完全關閉。對于新興的日本等市場,國內企業更是可以進行重點布局。
近日,美國CEC發布了最新美國市場光伏裝機統計。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第四季度全美共安裝總量接近320萬千瓦,高出2011年的190萬千瓦,美國市場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也從7%增加到10%。
進入2013年,美國光伏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被拓寬。在日本方面,日本光伏發電在其電力結構中的整體比重較小,其發展潛力不容小覷。有分析指出,在2011 年3月福島核電站事故后,日本加大了在光伏發電領域的投資與建設力度。預計到2016年,日本累計裝機將超1850萬千瓦,2012年~2016年需新增光伏裝機1400萬千瓦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中國組件廠商而言,2013年盡管國內市場將大幅增長,但由于受歐美“雙反”的影響,中國企業的整體市場空間可能將比2012年有所縮小。
英國森特里克集團計劃退出英國核電站修建計劃。市場預期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將會取代森特里克,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合作發展該核電項目。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表示,森特里克擔心,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難后,修建核電站的成本上升,所以決定退出,不過仍會繼續持有英國現存8座核電站的20%股份。
此舉意味英國政府將在沒有英國大公司參與的情況下,推動新核電站的建設。因此,對傳統輸電網進行智能化的再改造過程,需要進行一系列復雜的適應電力供需市場的設計、組織、調整和技術工程,需要對新興交叉技術進行大量的研發創新活動,促進輸電網和配電網的更穩定、更可靠和智能化。此意味著需要對信息通訊技術在輸電網中的應用加快研發進度,例如傳感器、數字儀器設備、自動控制技術和信息傳輸網絡技術等。
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加大了對智能電網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的資助支持力度,目前的研發項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領域:
一是電力消費用戶與輸電網的雙向連接技術,滿足電力用戶對輸電網電力供需雙向選擇的需求,加強輸電網對間接電力生產的管理技術的研究,對電能儲存用戶進行補償和獎勵技術的開發。
二是提高輸電網能效技術、可再生能源接入輸電網技術,更大范圍輸電網聯網技術,輸電網優先可再生能源跨境交換技術水平等。
三是ICT輸電網應用技術,新型電能儲存技術,清潔煤炭技術和碳捕獲及儲存技術,城市、建筑、交通智能技術,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和燃料電池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