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筆者以為,洗牌是有可能,但不會出現所謂的60%的驚人數字。
最終哪些企業會被“洗劫”?行業格局又將怎樣?
有所謂的專家認為,經歷過這場寒冬之后,木門行業將會真正規范,雜牌將會遭受毀滅性打擊,我國的木門企業將會出現“電視、電冰箱行業”品牌企業“君臨天下”的形勢。
就這個問題,筆者并不同意上述言論,而同意一種說法,那就是,真正被洗的不是那些雜牌,而是那些高低不就的“品牌”企業。
對于強勢品牌,因為其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優勢,完全有可能躲過所謂的災難,這就像蛋糕原理,人多的時候,蛋糕再大也可能會分的少,人少的時候,蛋糕小,也不一定會分得不大。
在這一段時間里,如果品牌企業抓住了市場核心,適時調整自己,淡季養勢,完全有可能獲得更大成功;對于雜牌,筆者已經分析,它們完全有可能暫時“停業”休息,等待春天的到來重新開始生根發芽。
但對于一部分“弱勢品牌企業”(筆者在此文把那些即是品牌,但其競爭力又不能進入市場上游的品牌稱之為弱勢品牌,以區別于雜牌和品牌企業),因為其固定資產、流動資金、人員比例、企業信譽、營銷網絡等等基數過大的影響,其既不能像品牌企業一樣獲得“小蛋糕”中的大比例,又不能像雜牌一樣“暫時停業”,一旦受到嚴重挫折,就有可能從此“作古”。
筆者以為,假如洗牌形勢真的出現,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格局:從完全大金子塔的形勢向兩頭比例逐漸加大的“小金子塔”形勢過渡。
綜上,個人認為,第一,“洗牌”只能說有可能發生,而不是一定會發生。第二,洗牌不會洗到所謂的60%。第三,洗牌洗掉的很可能是那些“弱勢品牌”,而不是那些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