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芯片過去幾年的巨量投資導致了LED產品供大于求。“LED產品供大于求是產生價格戰的原因,但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企業對LED市場預計過大,蜂擁而至,盲目轉型LED行業。”山東浪潮華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鐵民表示,某些企業家只注重眼前利益,有部分企業得不到政策補貼及優惠政策,就去外地擴產,因為他們看到了外地政府招商引資的迫切性。
鄭鐵民認為,價格戰要經過限產、停產、專產和倒閉、并購、整合一個復雜的過程,剩下的企業逐步會走向正常發展的道路,隨著產品的性能進一步提升,質量進一步穩定,LED產品的價格會趨向合理。
政府補貼的利與弊
過去幾年,在節能減排政策的推動下,各地方政府大力扶持LED行業發展,出臺了不少行業優惠政策。鄭鐵民認為,不少地方政府盲目決策,做出很多不切實際的宏偉規劃,拋出誘人的優惠政策,包括贈送土地、廠房等等吸引了很多企業去投資,也是導致行業產能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此,勤上光電副總經理祝炳忠有不同觀點。他認為,國家政府補貼政策對于推動新興產業發展來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這種模式不是中國特色,國外很多企業一直到現在,也會拿到政府補貼。
祝炳忠認為,政府出臺補貼政策,給企業提供研發補助和研發投入補貼不僅能夠促進新技術的進步,而且還能拉動市場,形成規模量產,推動原材料價格下降,給 LED行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撐。政府對LED企業出臺補貼政策的出發點是讓一小部分企業帶動整個行業,為節能減排拉動一個新的增長點,推動LED產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補貼政策本身沒有問題,關鍵是看各企業怎樣去把握、去利用政府的補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