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瓶頸
首要是用工的短缺,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陶瓷衛浴業的生產作業條件、環境及福利待遇等已越來越得不到年輕一代用工主體的青睞。其次是國際化管理、營銷人才缺乏,特別是職業經理人、國內、國際營銷精英方面的人才,研發創新及產品設計人才。陶瓷衛浴企業創新不給力,原因之一就是研發創新及產品設計人才缺乏。人力資源瓶頸不僅關乎陶瓷衛浴業的發展腳步和前景,更影響著陶瓷衛浴業轉型升級的進度和質量,涉及用工理念和發展理念,陶瓷衛浴企業要加大創新,推行機械化、自動化在企業的推廣應用。
品牌瓶頸
品牌是陶瓷衛浴企業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我國陶瓷衛浴企業對品牌的認識有限,缺乏有效的品牌戰略,主要以OEM為主,自主品牌之路任重道遠。品牌不僅是企業或產品的“臉”,更是體現企業和產品素質的“魂”,打造品牌需要時間的積淀,需要誠信的支撐,需要執著的努力,更需要創新的動力和給力。我國的3000多個陶瓷衛浴品牌,但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知名度,微不足道甚至鮮有人知。一些陶瓷衛浴企業將打造國際品牌、成就民族自主衛浴品牌提上議事日程,但口號雖亮,但信心不足;目標雖大,但措施不力。
結構瓶頸
這里所說的結構瓶頸,主要包括陶瓷產區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結構不合理。遍地開花式的產區發展模式,耗費了大量寶貴的資源、能源和人力,導致產能過剩,加劇市場競爭,使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被無限期延伸拉長。由于行業準入門檻不高導致企業數量眾多,行業集中度不高,市場話語權微弱,缺乏在市場上一呼百應的領導型企業和品牌;產業鏈短,多處于“微笑曲線”的底端,沒能形成完整加長型的產業鏈條。受研發創新和市場環境的影響、制約,陶瓷衛浴產品存在嚴重的同質化、模仿盛行、產品雷同等現象。
創新瓶頸
陶瓷衛浴業的創新瓶頸體現在: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品牌,使得產品附加值低、競爭力弱;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體系尚不完善,創新研發經費投入和科技人員比重偏低,資金投入結構和分配結構不合理;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產品、新材料難以得到推廣;創新資源的有效整合和綜合利用不到位,各自為戰,相互封閉;缺乏必要的、科學的產業政策和行業規約,使陶瓷衛浴業的發展缺乏必要的正確的引導或導向。中國建材聯合會日前發布的《建筑材料行業“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中,提出了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的創新發展目標:建筑衛生陶瓷設計和制造實現世界知名品牌的突破,藝術時尚高端產品原創設計制造水平與比例顯著提高,建筑陶瓷磚薄型化、衛生陶瓷潔具輕量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實現單位產品平均減少資源消耗10%以上。進一步體現出創新對于陶瓷衛浴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迫切性和關鍵性。
我國陶瓷衛浴業在轉型升級中存在的瓶頸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依靠創新,加速轉型升級步伐,通過創造性地推進發展來解決。開創陶瓷衛浴業轉型升級的新局面,需要解決瓶頸問題。而只有突破這些制約陶瓷衛浴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才會更有力地推進陶瓷衛浴業增強核心競爭優勢,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質的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