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河北的櫥柜新經銷商請教我:該如何給自己產品定價格,問我不同材質的產品該賣多少錢?面對這一問題,我認真思考了一下,居然給不出具體的建議。因為品牌之間,選材不同,配置不同,品牌定位不同,地區消費不同,店面大小、店面裝修檔次如何,經銷商愛好等,都可能決定了產品的賣價。不是隨便想想就能給出適合的銷售價格,需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哪怕廠家給的建議零售價,有些經銷商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調高或者下降零售價。與其他成熟的行業,比如家電、生活用品等完全不一樣,櫥柜衣柜行業的價格沒有任何的參考價值。即是說,這個行業的價格很不透明。最后我給了這位經銷商一個建議,按你成本來核算60%的利潤,制定出你的零售價,應該值得參考!
從這個定價問題來看,櫥柜衣柜行業的價格是一個很不標準的部分。其實,除了價格,我們會發現這個定制產品行業還有很多部分同樣是非標準化。
1.價格。如同上面所說,即使相同的材質,相同的質量,相同的款式,在不同的品牌和地區之間售價差別都很大,比如烤漆,從幾百塊一米到幾千塊一米都有,無論是廠家還是消費者,不知道大概多少錢一米才算合理。更多的是憑比較,哪家服務更好,價格更合理才選購。又如衣柜的柜體板的密度板,幾乎就沒多大區別,但是售價從一百多一平方到兩百多都有,差別還是挺大,而且同質化又嚴重,根本分不清楚哪個才是真的好。
2.尺寸。就拿櫥柜的吊柜來說,尺寸有很多種,但是沒有一個合理的標準尺寸。每個品牌的尺寸不一樣,有些廠家所定尺寸更多是從節省材料來考慮,為了節省成本,而缺乏從消費者家庭的使用舒適來制定。當然,這跟行業仍然沒有一個帶頭人站出來制定這些標準有關,即使是歐派和索菲亞這樣的行業老大,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標準化這個行業。其實,尺寸的非標化也是導致價格非標準化的一個重要原因,造成這種混亂和不透明的一個重要成因。 人體工程學更多只是停留在銷售概念上,沒有在研發設計中得到徹底的貫行。在歐洲,尺寸標準化是非常嚴格的,非標費用是非常高的。 3.選材。無論是櫥柜還是衣柜,在選材上,除了百隆和海蒂詩門鉸是大家公認的五金配件外,其它的諸如板材、配件、電器之類的標準都比較模糊。板材方面,露水河和大亞板材也許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是并沒有形成像百隆和海蒂詩那樣,用它們的就是最好的。選材沒有一個衡量標準,比如板材,究竟怎么樣的刨花板才是最好的,怎么樣的密度板才是最佳的,怎么樣的烤漆、UV漆、吸塑、實木工藝等是最優的,都沒有一個行業標準。只有各家各的標準。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造成了環保標準方面的混亂,從歐洲E1級到現在的E0級。歐洲只認E1級,而我們國家的標準一向是E2級的級別。至于E0級不知道是哪個國家或或者地區的標準,做過板材的知道,我們是很難生產出E0級板材的,達到E1已經是非常優等品了,非常環保了。套用一位做了十多年板材經銷商的話:“如果都拿去檢測,能達到E1級的都沒幾家。”
4.顏色。有位經銷商問我:什么顏色的櫥柜最好賣?答案不停地從我腦中閃過:紅色?綠色?紫色?…好像都不是,最后實際上是白色和黑色賣得最好。如果我們走一遍市場會發現,櫥柜的顏色太多了,哪怕是一個顏色種類,比如綠色,都有好多種不同的綠色,讓人眼花繚亂。一直讓我們納悶的是,中國人到底究竟喜歡什么樣的顏色?到底什么樣的顏色最適合中國人?好像大紅大紫比較適合,因為中國人都比較喜歡喜慶。但是往往是素色的賣得更好。為什么會這樣?就是因為這個行業,沒有人告訴消費者,哪些顏色有哪些標準,或者說什么樣的顏色適合什么樣的年齡、文化、風俗、風水和不同愛好性格的人,暫時沒有人去研究這些。在做生產的時候都是憑直接憑感官任意發揮。就像非常勿擾的樂嘉那樣,研究出個人性色彩出來,櫥柜衣柜這個行業,什么時候出一個廚房色彩研究學呢?讓我們知道哪些顏色最適合中國廚房。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