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稱,雖然保障房市場誘人,但保障房市場的消費群體與市場主流消費群體還是有區別的,如果舍本逐末,分不清主次,可能適得其反。比如原本定位較高端的家裝企業如果貿然進軍保障性住房市場,與品牌以往定位相背離的話,對品牌的損傷會比較大。
深圳家之福家居連鎖策劃總監林鋒說,家之福會在原中高檔家居為主要定位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和增補中檔次大眾消費群體所需求產品的調整,供應經濟實惠、高性價比的家具建材,在進軍保障房市場的時候又能保住企業以往的品牌形象。
另外,保障房中的公租房是家裝市場比較特殊的一塊,開發商一般會招標購買家居建材,這就需要考慮自身供應能力以及價位承受。
目前,公租房項目大多為全裝修,煤氣灶、熱水器、床等基本生活用具一應俱全,而各類家居企業必須通過政府統一招投標競爭,才能進入統一采購環節。
北京某家裝企業老板就坦言:開發商對于預算造價等環節卡得比較死,既要求品牌質量,又要求控制成本,利潤將壓縮得很小,這很考驗企業的承受力。
不過,業內人士也坦言,對于企業來說,進軍保障房家具建材市場,除了利潤外,更重要是品牌的知名度擴大化和社會公益性。
無論是政府統一采購還是消費者自行選購,保障房市場都會給家居行業帶來正面影響。采訪中眾多家居企業建材企業負責人表示,保障房市場是家具建材市場很誘人的一塊蛋糕,將會根據其需求設計更加實惠和實用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