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日本家電企業謀求轉型
此番日本家電企業出現集體虧損的情況,國內家電業界也有聲音稱“日本制造業元氣大傷”。但事實上,雖然日本家電企業整體形勢暫時不夠樂觀,但與中國家電企業相比,它們在核心技術、管理、產品質量等方面仍處于優勢地位。日本家電企業已經開始謀求轉型,虧損將推動日本企業更快向更利潤的上游轉型,研發高端技術。
上周四,松下宣布將旗下三洋電機在日本以及東南亞的白電業務出售給國內白電巨頭海爾。根據協議,海爾將收購日本以及東南亞四國的三洋電機洗衣機、冰箱的研發、制造及所收購公司家用電器的銷售和服務業務,收購包括三洋洗衣機品牌AQUA及相關品牌。
同時,雙方就SANYO標識的使用達成一致。收購完成后,海爾在日本市場將實現海爾和AQUA雙品牌運營,在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市場,海爾在運營海爾品牌的同時,將在指定期內同步運營SANYO品牌。這筆交易完成后,SANYO品牌的家用、商用洗衣機和家用冰箱將退出日本市場,三洋將致力于太陽能電池等節能領域的產品開發和生產。
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全球高通脹將長期持續,沒有全球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歐洲、日本、北美三個高成本區內的傳統白電品牌已經難以控制成本,未來會有更多的日本企業出售自己的白電業務。
海爾收購不涉及合肥三洋
海爾收購三洋電機白電業務的消息公布后,是否涉及合肥三洋的問題受到外界關注,近日合肥三洋發布公告澄清,海爾收購主要集中在日本及東南亞四國,不涉及中國大陸的合肥三洋業務。
事實上,2010年松下并購三洋后,對三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去留一直沒有定論。根據合肥三洋七月中的一份公告顯示,其使用三洋品牌的合同期于2013年最后一天到期,且合肥三洋可在合同期滿6個月前與之協商合約續簽的問題。合肥三洋董事長金友華表示,對于三洋品牌的使用沒有問題。
不過,此次收購對合肥三洋也并非完全沒有影響。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就認為,此次收購已經改變了全球白電產業結構,海爾已成為冰箱、洗衣機等白電業務的全球領頭羊,從流通到配套整個供應鏈的關鍵以及優質資源朝海爾集中,因此海爾白電會對全球其他品牌的白電產生沖擊,當然也包括合肥三洋。
目前,合肥三洋已經開始培育新品牌,定位高端的帝度和主要用于生活家電、小家電的怡尚,有分析指此舉是通過新品牌培育防止三洋品牌被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