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量 直線下滑
陶瓷企業數量今年上半年并沒有太多的增長,據佛山一家登記注冊的服務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在佛山登記注冊的建筑衛生陶瓷商標(品牌標識)有30多個。其中絕大多數為陶瓷企業,且以拋光磚、仿古磚為主,衛浴以及馬賽克企業寥寥無幾。而在注冊的陶瓷企業商標中又以廣西、江西、湖南等地的陶瓷品牌占多數,比例達到了注冊商標的50%以上。
與去年同期陶瓷企業注冊新品牌商標80個的數據相比,今年新品牌推出的數量明顯下降,減少了63%,并且大企業、老企業推出新品牌的事例幾乎沒有,多為新建廠的品牌以及成立兩三年內企業新推出的品牌。記者從部分企業的負責人處了解到,由于今年陶瓷市場環境的慘淡,許多新建的陶瓷品牌都寧愿停下上市的腳步,規避市場的風險;此外,原材料和通貨膨脹也成為新企業上市的攔路虎,因此,今年上半年陶瓷企業數量的增長率直線下滑。同時,部分企業負責人預測,今年年底或許有一批陶瓷企業因為經營不善而被市場所淘汰。
出口 逆勢上漲
今年上半年的陶瓷出口可謂受制于三座大山的重壓:一是歐盟和其他國家對我國瓷磚實施的反傾銷;二是中東和非洲局勢動蕩;三是人民幣的升值。因此,今年上半年陶瓷的出口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尹虹表示,在國際大環境中,我國建筑衛生陶瓷出口將面臨著越來越艱難的局面,這里有國外貿易壁壘、貿易保護的原因,更有國內陶瓷行業自身的原因,行業缺乏自律,相互惡性競爭。雖然形勢是嚴峻的,但是2011年上半年我國瓷磚出口繼續保持增長,而佛山市禪城區今年一季度瓷磚出口就增長21.7%,達4.2億美元。據了解,原來許多陶瓷企業開始開拓其他區域的市場,目前東南亞等地區對國內的需求持續興旺,而拉丁美洲在今年的增長更是一大亮點。據行業人士介紹,由于巴西將承辦2014年的世界杯,因此當地將大規模地進行城市改造和建設,對建材的需求量激增40%。
房地產 保障房或將“雪中送炭”
陶瓷行業與房地產行業息息相關,房地產市場的興衰也決定了陶瓷行業的興旺與否。今年上半年我國的房地產行業遭遇到史無前例的一系列政策的打壓,房屋的交易量隨之急速下滑,部分城市更是出現房產月交易量為零。但一線城市的房價仍然穩如泰山,二三線城市的價格不降反升,限購令讓有錢的人買不到房,而房價高企更讓低收入者望而卻步,這意味著陶瓷產品將沒有用武之地。另外,中央政府除了打壓房地產外,還在今年將推出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據了解,保障性住房主要是以小戶型為主,單間保障房的平均面積大概為80平方米。那么今年至少將需要8億平方米的瓷磚用量和1000萬套的衛生潔具。這需求量大概可以占到我國全年陶瓷產量的10%,雖然10%的消化量對于陶瓷行業來說是杯水車薪,但卻能緩解一下目前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