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浙江企業負責人還指出,當前中國大部分輸美家具等木制品企業正面臨著生產成本高企、人民幣匯率升值、家具出口訂貨合同不確定等因素的壓力,實在無暇接應美國百變的政策標準。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新《標準法案》將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嚴格的甲醛釋放標準。以刨花板為例,我國及歐盟各國現行標準規定的甲醛釋放量不得超過90mg/kg,而美國新法案規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刨花板甲醛釋放量不得超過0.09mg/kg,是前者的1000倍。
企業疲于應付“綠色壁壘”
木制品是我國優勢出口商品,而美國又是我國木制品出口的最大市場。因此,面對美國新的“綠色壁壘”,受訪企業仍然表示,無論如何也要守住美國這塊陣地。一部分受訪企業提出,暫時會選擇加大拓展歐盟等市場的力度來緩沖一下,減少美國市場的損失。“不過,這也只是權宜之計,未來歐盟很有可能跟隨美國的腳步提高此標準。”宋祁說,“所以,只有加大改革傳統工藝以及利用先進技術等方面的投入才能保住美國市場。”
丁先生表示,為應對美國新標準給企業帶來的壓力,企業今后只能進一步加強原輔料、生產工藝、成品等關鍵控制點的監督管理,對涉及安全、衛生、健康、環保要求的原輔料中可能出現的有毒有害物質實行嚴格檢測。據了解,中國輸美家具企業的日子著實不好過。近幾年,美國對進口家具等木制品頻頻出招:2008年8月出臺的《消費品安全加強法案》大幅提高對輸往美國市場的所有可能與12歲以下兒童接觸用品的技術要求;2009年4月美國動植物檢疫局公布《中國木制工藝品輸美檢疫要求》,規定中國輸美所有竹木制品都必須經熏蒸或熱處理并出具植物檢疫證書、貼可溯源標識;2010年4月1日起施行的《萊西法案》修正案要求木制品進口商在每次船運進口植物或林產品時都要提供木材合法來源證明。
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士表示,出口企業應關注美國新限令的相關規定及動態信息,提前做好應對工作,及時調整生產工藝,盡快按新法規要求組織生產,建立健全木制品原輔料采購驗證制度,從源頭把好限量關,建立并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和出口木制品有毒有害物質自檢自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