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雄心勃勃
赫榮亮與徐向春一致認為,短期看,印度限制礦石出口政策客觀上起到了一定作用。目前,印度全國年鋼鐵產量在五六千萬噸水平,鐵礦石出口量在2.2億噸,通過抬高本國鐵礦石的出口成本,將在兩三年內對國內鐵礦石供給形成支撐。“長期看,印度工業化進程將繼續加大鐵礦石的需求,這點是不能轉變的,”赫榮亮說:“未來印度還將從澳洲進口優質鐵礦石。”
就本國市場而言,首先進口印礦現貨的成本將硬性攀升,同時由于印礦主要供應現貨礦市場,印度礦供應量下降,勢必減少我國國內印度礦源。而這僅為表面影響,張琳坦言,更深的影響在于目前正處鐵礦石談判敏感時期,“印度頻頻出臺的礦石出口限制政策,有可能影響到鐵礦石協議價。”
印度一直是中國現貨礦的主力軍,以必和必拓為首的三大礦山協議價勢必盯著現貨價。赫榮亮認為:“即便必和必拓將協議周期縮短到一個月,與印度礦周期相當,但在印度礦販賣渠道上,全球特別是我國,貿易商份額占據六成,這將導致這個環節的任何消息都會被充分釋放甚至是放大。以后現貨礦的市場將波動頻繁,這將對協議礦形成影響。”加之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已提議對鐵礦石征收暫定為30%出口稅、伊朗政府也于1月19日開始對所有等級鐵礦石征收50%出口稅等不利因素,業內預期今年我國鋼鐵年表觀鋼鐵需求將增至6.42億噸,協議價也有了進一步漲價的籌碼。
據路透社報道,鐵礦石協議價第二季料將創每噸165美元新高,其中現貨價受供應緊俏和中國需求暢旺成為支撐。
鋼企:這個冬天日子好過不?
面對上游原材料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國內鋼企前面的路難道更加荊棘?赫榮亮坦言,“今年鋼鐵企業的盈利情況與2010年差不多,或略好于2010年。2011年,鋼鐵企業的經營情況將更平穩一些。”赫榮亮的說法與徐向春的觀點基本一致。
赫榮亮解釋說,作為新的五年計劃的第一年,國內鋼企外部環境相對較為寬松。一方面,全國投資將繼續增加,整體外部環境將拉動鋼鐵消費續增;另一方面,鋼鐵行業是高耗能行業,環保達標成為2010年我國鋼鐵企業發展的硬傷。2011年,各地政府節能減排壓力減弱,很難再出現拉閘限電情況,國內鋼企生產受到的影響較少。更重要的是,“經過鐵礦石價格定價機制改變的一年磨合期,國內鋼企已逐步適應,處于盈利爬坡階段。”徐向春稱。
“當然,鋼鐵企業的盈利還是很難的。主要是原料風險。原料的風險,不僅僅來源于鐵礦石、焦炭價格的高企,還源于原料價格的波動加劇,這將導致企業決策風險。”赫榮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