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地狀況決定成敗
1.轉移地的配套優勢
筆者曾就產業轉移話題對廣東省地板企業家或管理者進行過調查,問及他們最理想的轉移地應該具備哪些優勢,大多數人表示:
1.承接產業轉移的地方政府對轉移企業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并且這些政策在長時間內都保持穩定,企業家們會優先考慮;
2.當地政府為企業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務,或者當地有著較為通暢的交通優勢,是對他們最大的吸引力;
3.當地政府能夠為企業提供便利的商業貸款,則會將該地作為轉移地的第一候選;
4.此外,能為企業提供大量的人才和勞動力也是重要因素。
2.轉移地配合度
很多地板企業表示,自己正在準備將生產工廠轉移到內地,但往往是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水平與投資者的希望有一定落差,比如,承接地雖然有優惠扶持政策,但因政府組織結構調整及其他因素而不具備延續性;加之當地思想意識相對落后,相關配套措施跟不上,不利于企業升級優化。
他們表示,如果承接地的條件無法改善,大半企業將考慮關閉承接地的工廠,另尋他地?梢钥闯,產業轉移并非一廂情愿之事,轉移時機和條件不成熟,勢必會消耗企業的財力、物力、人力。所以,地板企業在考慮產業轉移時,最好能仔細研究和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承接地,避免再次轉移。
并非所有企業適合外遷
東部沿海企業遷往中西部地區是大勢所趨,但并不是所有的東部沿海地板企業都要遷到中西部。
1.因地制宜分類別進行
正如有些業內人士所說的,轉移并不意味著放棄。一些東部沿海地板生產企業的生產原料主要在東部,這些企業遷往中西部顯然是不合適的;還有一些企業的產品科技含量較高,或是產品檔次較高,企業利潤較好,在東部地區能夠繼續很好地發展,這些企業也不必急于遷往中西部。而且,無論東部沿海地區新經濟有多么發達,總要保留一部分高附加值的傳統產業,這在發達國家也是一樣的。
產業集群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特征和關鍵影響因素
2.分步驟、分階段進行
產業向中西部遷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是關乎行業科學發展的大事,要符合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規律,自愿、合理、循序漸進地完成。先是有較強實力的企業西遷,再是一般規模的企業西遷?傊,要做到有層次、有步驟、分階段地西遷,并且要根據企業的特點決定具體遷往中西部哪些地區。只有長遠考慮,科學發展,才能保證西遷企業轉移的順利進行,確保達成產業轉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