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門企業期待國家標準盡快出臺
有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木門總產值已突破700億元,工業化生產的企業數量超過5000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產業。為確保木門產業健康、穩定發展,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成立了木門專業委員會,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也在醞釀成立木門分會。行業協會的誕生推動了行業的發展,也讓木門企業找到了“娘家”。正是在木門協會的主導下,連續3年在行業內開展“全國木門產品質量、售后服務雙承諾誠信宣言”活動,評出CTC木門產品質量和健康雙認證的“30強”企業。引人矚目的是,此次因“浸漬剝離”而登上質量“黑榜”的龍甲、益圓等品牌均是獲得“30強”殊榮的品牌企業。
木門協會推薦企業依據的行業標準是《WB/T1024-2006木質門》,委托產品的檢驗機構則是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對于選擇什么標準,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指導部副主任張德志認為,只要是國家權威部門頒布的沒有宣布作廢的行業標準,都可以選用。國家人造板與木竹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呂斌則認為,檢測機構依據的標準由委托單位確定,他們只負責按照指定標準出具公正的檢測結果。盡管有人認為,既然《WB/T1024-2006木質門》和《JG/T 122-2000建筑木門、木窗》兩個標準都存在,木門企業都應該滿足這兩個標準的要求,但業內專家卻表示,這兩個標準都只是行業推薦性標準,真正能夠解決標準“打架”的問題,還得期待國家標準正式出臺。
木門行業的國家標準在哪里?早在2007年,在木門行業呼吁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開始對制定“木門窗國家標準”進行了立項,將近4年過去了,在千呼萬喚中,這個國家標準仍然“難產”。
2010年9月26日,《木門窗國家標準》送審稿舉行了專家審查會,當時的說法是今年初將正式出臺。木門行業在期待著,《木門窗國家標準》何時才能真正露出廬山真面目仍然是個未知數。這個囊括了木門生產、安裝、消費各個環節的國家標準,將徹底打破目前多個行業標準并行、企業無法選擇的混亂局面,也將給木門企業提升品質帶來新的契機。在國家標準的總攬下,企業再也不能拿標準說事兒,“木門合格與否要看適合什么標準”的說法才會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