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木制產品 企業在一二級市場中角逐激烈,且已形成基本穩定的市場占有份額。而對于農村這塊巨大的“蛋糕”,其潛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挖掘。通過木制建材下鄉,企業將其視角轉向農村,一方面,企業通過技術創先研發和生產出更多適合農民消費特點、適應農村消費環境和條件的木質產品;另一方面,開拓和擴展在農村的流通和售后服務網絡,縮小城鄉間差距。
農民對木質產品的消費需求逐漸轉向健康、環保、低碳,但品牌企業在農村的傳統銷售渠道很滯后,大多以小型專賣店為主,尚未構建系統的售后服務網絡,維修、更換或退貨主要依賴距離較遠的縣級城市設置的服務機構,這就要求企業在將農村潛在的巨大消費潛力轉化現實購買力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農村基層這些三四級市場的消費特征,不斷建立和完善面向農村的生產、流通和售后服務網絡,滿足三四級市場對各環節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長期以來,由于農民經濟實力較弱,加之消費觀念的滯后,對木質產品的購買數量有限,導致企業難以開拓三四級消費市場。通過實行“木制建材 下鄉”,農民能以較低價格購買到木質地板、木質門等產品,無疑加大了購買數量,使得木質產品在農村消費市場的占有率迅速提高。企業要開拓三四級消費市場并有長足的發展,還必須完善送貨上門、安裝、維護、售后服務等方面,創建三四級市場銷售網點的同時,全方位、多維度的營銷策略和服務體系做足做大才能為銷售帶來持續的動力。與此同時,將“木制建材下鄉”與新農村建設、縣級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相結合,將進一步鞏固企業在三四級消費市場的地位,扎根于農村巨大消費市場的內部。
木制建材產品品牌擁擠的現狀以及農戶對產品和服務消費觀念的轉變給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最佳契機,通過行業整合凝聚成大品牌,大企業將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對市場的影響力。同時,也促使企業敏銳地捕捉市場信息,及時開發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最終創立在民族品牌,在國際競爭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