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 “大資源”做成“小產業”
很多人不僅要問,云南是全國林業資源大省,目前森林覆蓋率近50%,位居全國第三,森林面積占全國森林面積的近1/10。而且根據云南省環境狀況公報的介紹,我省林地面積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4.7%,全省12個森林類型里蘊藏著高等植物13000多種,占全國總數的46%……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為何不僅沒有讓云南成為國內的家具生產大省、強省,相反卻走到了如今“大資源”、“小產業”的尷尬境地?
其實,與中國家具20多年的產業化發展歷程相比,云南家具行業的起步并不算晚。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家具業剛剛起步的時候,神工、康發、晶晶床墊等本土家具生產企業就相繼成立,并引進了當時比較先進的生產線和制造技術。其后,晶晶床墊曾一度成為國內軟體家具領域知名度較高的品牌之一,連續9年被評定為云南省唯一的國家A級產品;與此同時,康發、神工等本土企業生產的家具也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而瑞彪(皮沙發)與木道(實木家具)也曾代表云南本土家具品牌,到廣州參加了全國家具展銷會;神工家具到目前為止除了擁有20多個展廳和銷售網點外,仍舊保持著良好的出口業績,產品長期出口到美國、新加坡、緬甸等國家,出口額占銷售總量的25%~30%;同時,其在青海西寧、新疆烏魯木齊和西藏的銷量也占到了省外市場的20%。
回顧云南家具業的發展歷史,雖然談不上輝煌,但卻可圈可點。然而,隨著國內家具流通業的不斷完善,華南、華東、華北等地的家具產品逐漸涌入云南市場,并在短短數年間攻城掠地,憑借款式、品質、價位等諸多優勢反客為主,占領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在這場實力懸殊較大的較量中,根基原本就不扎實的本土家具企業不僅丟了市場,更與家居行業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擦肩而過,錯失了品牌打造的最佳時機。再回首,云南家具市場已成廣東家具和四川家具的主戰場!
原因 缺乏意識,產業配套不足
盡管目前,云南本土生產的家具,如晶晶床墊、神工家具等在市場上仍有一定的占有率和認可度;小板橋一帶也依然存活著數百上千家小家具作坊,以低廉的價格把產品批發銷售到周邊縣份及農村市場。但面對新款頻出、產品線齊全、工藝過硬、風格款式多樣的外來家具產品,大部分本土家具品牌都已逐漸淡出消費者視線,僅有的市場份額最終難逃被蠶食的命運。
云南家具業的“堡壘”何以不攻自破?又是什么原因讓本土家具的市場份額逐漸萎縮呢?
云南省家具行業協會會長席輝認為,導致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因為云南家具企業分布零散、規模小、實力弱,缺乏配套的研發、生產、營銷體系。由此造成行業無序競爭、企業經營分散、品牌定位模糊、產品同質化等一系列問題,很難生產出性價比高、款式時尚、吸引消費者的產品。港都家具副總經理饒春奎也在采訪中表示,“云南家具制造業嚴格來說是無品牌、無規模的,原因一方面是物流問題,因為地處邊遠省份,增加了交通運輸成本;另一方面是云南非常缺乏專業的家具設計人才,致使產品設計比較薄弱;此外,沒有完善的相關產業配套也是云南家具制造業難成氣候的關鍵因素。”
縱觀目前中國的5大家具產業區——以廣東、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家具產業區,以江蘇、浙江、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家具產業區,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家具產業區,以沈陽、大連為主的東北家具產業區,以四川成都為重點的西部家具產業區,這些成功案例背后,都有非常完善、強大的配套產業鏈在支撐。而云南正是因為缺乏配套產業鏈,才在擁有了原材料資源和成本優勢后,卻依然淪為國內家具產品的銷售地和原料供應地。
未來 優勢更明顯,前景更廣闊
然而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將釋放出更多的家具購買需求。據不完全統計,現階段中國只有4億人購買了成套家具,剩余10億尚未購買成套家具的消費者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而云南家具2008年的銷售總額便已達到了190個億,且需求量仍處于逐年上升的趨勢,已成為深圳、成都家具在省外較大的銷售市場和現金流區域,由此可見云南家居市場尚有巨大挖掘潛力。
同時,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云南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作用日益凸顯,政府也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加大了對西部開發、建設的支持力度,為云南經濟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加上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的趨勢,云南、昆明可謂占據了前30年廣東等沿海地區的優勢。
這些都讓云南家具制造業在低迷的局勢中看到了希望——與20年前相比,我們的優勢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更加明顯,前景也更加廣闊。
契機 全國最大家具園呼之欲出
近日,記者從云南省家具行業協會獲悉,擬建于晉寧縣晉城鎮的“泛亞家具產業園”經過概念規劃、總規和可研報告等評審和論證后,已得到了省市相關部門及各大院校專家的認可,即將進入控詳規編制階段,目前尚在等候市政府的正式批復。
據悉,泛亞家具園占地814公頃,總投資預計298億元,建成后將成為中國目前規模最大,集生產制造、商業貿易、倉儲、物流、配送于一體的家具產業園區,同時為8萬人提供就業機會。園區投入生產后,產值將突破300億元,年利稅總額實現37.5億元。
如此震撼人心的行業創舉無疑讓云南家具企業看到了希望,也為他們創造了再次創業的最佳契機。席輝會長認為,經過20多年的積累,中國家具產業已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已從傳統的手工轉向機械化生產為主。在新的競爭形勢下,云南家具業如果不以產業化、集約化、配套化的體系來構建,將無法與沿海乃至鄰近省份競爭,更無法真正走出云南、走向世界。
港都家具、億美居家具、新飛林木業、瑞林木業等本土木材、家具流通企業也非常關注該項目的規劃進度,企業負責人一直認為:泛亞家具產業園一旦建成,不僅能為晉寧乃至云南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也有助于提升GDP和社會就業率;還將對云南家具制造業的培育以及行業的招商引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更將為云南家具乃至國內家具的對外貿易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