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沿街堆放的各種建筑材料、隨意搭建的違建房、私自設立的廣告牌……在成為機場臨時路之前,304國道丹霍線(沈丹副線)上的市容環境一直是令當地老百姓頭疼的問題。但3月17日記者再次來到丹霍線時,卻發現那里的市容環境有了大改觀。
記者在丹霍線上看到,原本道路兩側泥濘的土路已經被沙子鋪平,道路兩旁的建筑墻體上的小招貼也已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被粉飾干凈的墻面。此外,違章棚廈和彩鋼房也明顯減少,廣告牌匾齊整有序,路旁的殘土也已經被清理干凈。市行政執法局東陵分局吳國華副局長告訴記者,丹霍線沿線市容環境的大改觀得益于機場高速公路的封閉。因為丹霍線成為作為進出桃仙機場最主要的通道后,它兩側的市容環境直接代表了沈陽市的形象。為此,在機場高速路封閉后的12天時間里,東陵分局先后動用了車輛180余臺次,雇請工人1500余人次,一些長期以來存在此處的違章建筑、違章牌匾廣告和路旁的垃圾殘土等得到了徹底的清除。
吳局長稱,他們今后將每天派遣十余名隊員并分派三輛車組成一個中隊,專門在公路沿線檢查。吳副局長最后風趣地對記者說:“但我還是要提醒廣大司機朋友,不能因為丹霍線變美了,就專挑這條路去機場,因為這條路只有雙向兩車道,非常容易堵車。我還是建議大家繞行更順暢的沈蘇快速干道前往機場。”
本報記者 劉強實習生 王健
攝影 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