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變化所引發的矛盾和糾紛在司法領域已出現明顯反映。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從權威渠道獲悉,全國法院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民商事案件比上年同期上升19.62%。其中,證券權益糾紛案件比上年同期上升517.31%,股東權糾紛案件上升69.53%。 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東部沿海地區法院受理的金融案件有大幅上升趨勢。其中,證券權益糾紛、股東權糾紛、借款糾紛、保險合同糾紛、委托理財糾紛等增長明顯。此外,還出現了一些新的案件類型,如證券內幕交易和操縱股價案件、法人股確權糾紛案件、汽車抵押貸款信托資產證券化糾紛案件等。 業內人士分析稱,部分企業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升值壓力影響,產品成本增加,出口市場萎縮,導致資金周轉阻滯,不能正常還貸。金融機構在緊縮貸款的同時,加大了對違約企業債權清收力度。銀行信貸緊縮又導致民間借貸迅速增加,由此引發了一些民間借貸糾紛。 同時,因房產銷售不暢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顯現。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與房地產開發有關的合同糾紛比上年同期上升27.53%。因開發商不能清償銀行債務和支付工程款,造成建筑商無法向建筑材料供應商及時支付貨款,也無法向建筑工人支付工資報酬,隨之就產生了借款合同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追索勞動報酬糾紛等。 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全國法院受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同比上升23.61%。由于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很多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產品交易的買賣合同在簽訂時有利可圖,但到履行期限來臨時已變成賠本買賣,生產越多虧損越大,相當部分企業寧愿選擇主動違約。不少企業在訴訟中以情勢變更或不可抗力為由,請求變更或解除合同。 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勞動爭議案件大幅增加,比上年同期上升97.12%。在企業效益普遍下滑、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處于停業或半停業的狀態下,部分企業通過減少勞動力、減少報酬以降低開支,勞資矛盾隨之引發。 |
[888提示:明日可能大漲的股票!] ["海西區概念"龍頭搶籌中] [獨家:提前曝光連續漲停大牛] |
共1頁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轉到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