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窗行業,價格亂象一直都是困擾著企業、商家和消費者的一個頑疾,近年來,一些企業開始嘗試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明碼實價,但結局往往是抵擋不住市場競爭的壓力,最終不了了之。于是,明碼實價便漸漸成為一個行業隱痛。
產品存在議價空間 行業競爭阻礙明碼實價推行
在走訪幾大家居賣場后,九正建材網發現雖然門窗產品都在明碼標價,但是非活動期間,門窗品牌在標價的基礎上,或多或少都有讓價空間。讓利的方式基本上分為三種情況:品牌自身優惠即廠家直銷或直供、店長讓利、同一品牌買兩種或三種產品可適當優惠。業界人士表示,明碼實價推行起來比較困難,這與行業性質、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市場競爭度等有關系。
因為銷售渠道多,對市場價格會造成一定的紊亂,比如網絡團購、小區團購等,組團消費和個人單獨購買,給的優惠力度自然是不一樣的。另外,行業競爭比較激烈,同質化嚴重等阻礙明碼實價的實施。這與門窗品牌熟知度不強、集中度不夠有關。有時候商家標明了價格,消費者仍會進行砍價、議價,明碼實價的實施受阻,跟消費者的這種購物心理也有一定關系。對于門窗行業,一線品牌可能能做到明碼實價,不過有小眾品牌低價、低折扣的沖擊,會對整體市場的明碼實價難全面實施。
明碼實價三五年內難以全面實施
受訪的門窗經銷商多表示:明碼實價會是未來發展的一種趨勢,不過短期內難實現。至少在5年至10年內,門窗行業都無法實現全面明碼實價,F今,家居賣場很多,而賣場與賣場之間的優惠力度也是不一樣的。另外,這也與門窗行業的性質、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喜好有關。
目前門窗行業正處于洗牌階段,小品牌生存會越來越困難,進而被淘汰掉,如此會迎來市場發展的小高潮,明碼實價的推行或許會順暢很多。況且門窗市場魚龍混雜,大品牌、小品牌、貼牌等混合在一起,這就導致大品牌不敢輕易地明碼實價。等淘汰掉落后產能的品牌,市場自然會實現明碼實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