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就在4月18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智能衛浴電器專業委員會剛剛發布了《2016年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針對智能座便器引發各界廣泛關注的現象,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朱軍表示,政府、行業以及消費者的關注將會加快智能坐便器市場的發展,同時也會吸引多方企業的進入。除了傳統電子電器產品企業和衛浴企業,家電巨頭和資本市場進行跨界布局的勢頭已經顯現。
智能概念熱炒 跨界布局倪端初現
中國人對馬桶蓋的廣泛關注還要追溯到吳曉波一篇關于“中國游客瘋搶日本馬桶蓋”的報道。隨后,帶有殺菌、加熱、沖洗、烘干等功能的智能坐便器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據《報告》統計,相比日韓與臺灣,智能坐便器在我國還處于導入期。目前,我國智能坐便器市場保有量約為300-400萬臺,普及率僅為1%。而市場發展最成熟的日本,市場普及率達到76%,其次是韓國,普及率接近50%,中國臺灣地區的智能坐便器普及率約為25%。
面對這樣一個“錢景”可觀的市場,許多企業已經虎視眈眈。2015年底,海爾聯手日本JRM研究所成立聯合研發實驗室,宣布進軍智能坐便器行業。據業內人士透露,除了海爾之外,包括美的、格力等家電巨頭也一直對這一領域保持著高度關注。
隨著進軍智能坐便器行業的企業逐漸增多,智能化概念的宣傳也是越來越多,部分企業和媒體存在把“水洗替代紙擦、暖風烘干、遙控感應、座圈加溫”等賣點進行夸大的現象。特別是水洗替代紙擦這一項,在沒有達到完全無紙化的水平以前,這樣的宣傳存在誤導嫌疑。在市場導入期,加大市場宣傳力度也無可厚非,但是進行概念的曲解和偷換有可能是對行業市場的傷害。
智能座便器市場起飛 還有一個終極問題需要解決
回到原點,智能坐便器的“新”其實在于水洗替代紙擦和暖風烘干。如果這種變化在給消費者帶來新的解決方案的同時又制造了新的障礙,那這種變革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目前的暖風烘干功能,在洗凈后并不能完全做到快速烘干,在一定程度上還需要用紙,而且需要使用者在座圈上等待烘干。
樂華陶瓷潔具有限公司衛浴事業部總經理嚴邦平說:“目前,國內外的智能坐便器都還沒解決烘干這個問題,風量、溫度、功率是傳統的思維方向,在烘干的原理上進行顛覆也許是一個新的方向。”在解釋顛覆性原理時,嚴邦平舉了個電磁爐的例子。電磁爐對水進行加熱時,水的溫度上升而電磁爐底座本身并沒有出現高溫現象。
回歸產品本質 夯實市場基礎是關鍵
隨著馬桶蓋事件的不斷發酵,智能坐便器市場已經逐漸被看好,一旦順利渡過導入期極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爆發的風口。在這種趨勢的引導下,智能座便器的功能和外觀設計已經逐漸的多樣化。就拿功能來說,洗凈、烘干、圈蓋加熱、殺菌抑菌、按摩水療、遠程控制這些功能已經實現,而且智能互聯、大數據處理的應用也正在火熱推廣。
就在國貨的信心逐漸樹立的過程中,也有行業人士反映過多的功能設置、復雜的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智能坐便器的普及推廣。拋開國人的使用習慣不說,智能坐便器的許多功能針對的其實是特定人群,比如按摩水療功能的目標人群不具有普遍性,遙控感應功能的操作對老人和小孩來說還有一定的困難。
真正具有普適性意義的功能主要是水洗和烘干,洗凈效率、烘干時間、座圈安全才是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法恩莎衛浴副總經理趙文林認為,智能坐便器市場需要回歸本質,太多的功能、復雜的操作反而會成為累贅。
的確,智能坐便器的推廣不僅僅是消費者知識、觀念的普及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硬性需求;竟δ苁且坏揽玻邕^這道坎附加功能的價值才會顯現。
在市場導入期,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消費者習慣、產品功能本身等都需要時間進行重構。但是有一點,智能坐便器生產企業可以控制的那就是產品質量。市場導入周期時間長、工作難度大,如果質量把控不好,不僅智能坐便器產品難以推進,就連傳統坐便器市場也會丟失。所以,智能坐便器企業不能一味的玩概念,把產品落到實處,真心為消費者考慮才能行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