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上午退貨時答應退錢,下午“畫風逆轉”
趙先生從今年4月份開始裝修新房。“第一次裝房子沒經驗,裝修公司的進度也挺慢,所以,六、七月份的時候,我才購買廚房和陽臺的瓷磚。”在朋友介紹下,趙先生來到位于金宇路上的濟寧高新區陶瓷城,選擇了其中一家進行交易。“因為我不知道該買多少,所以商家量完房子后大概估了個數目,說按照這個數目先付款,先送這些磚過去,要是多了就給退錢,要是不夠再來補貨。”
由于之后的裝修項目還很多,趙先生就沒有理會瓷磚的事情,直到7月底房屋裝修完畢,趙先生的父親把多余的瓷磚都收了起來。直到9月11日,趙先生突然接到了商家來電,說當時送過去的瓷磚多了兩箱,要趙先生再補交160元。趙先生非常納悶,明明當時算好的,怎么會多出兩箱?于是他趕緊回家查看,一檢查才發現,除了商家多送的兩箱,竟然還有兩箱剩余。“其實這兩箱是不是他多送的我也不知道,應該是點數好了才送貨,如果真像商家所說,多送的那兩箱我當然得送回去。”趙先生告訴記者。
14日一早,他便拉著4箱瓷磚去了店里。店老板當時態度很好,表示店鋪早上剛開門退錢不吉利,讓趙先生先把瓷磚放在店里,下午再來拿錢?粗习鍛B度不錯,趙先生沒有多想就回了家。當天下午,趙先生再次來到店里,發現老板不在,只有兩名員工。員工表示對此事并不知情,因此不能做主。在與老板溝通后,店員的回復讓趙先生的心涼了半截:“不予退款。“明明上午剛說好,怎么下午就變卦了?”
商家:瓷磚廠家已停產,無法退貨
昨日,記者跟隨趙先生來到這家瓷磚店。問及不能退貨的原因,店員解釋說店里有規定,購買超過半個月就不予退換。對此,趙先生無法接受,“裝修哪有半個月就能裝完的?這不是霸王條款嗎?再說本來我也沒想退,是你們老板打電話讓我來的,而且明明上午就說好了,怎么半天工夫就出爾反爾了?”隨后,記者撥通了瓷磚店老板的電話,該老板解釋稱,趙先生購買的陽臺瓷磚分上下墻拼花,上墻還有貨,下墻的瓷磚已經停產了,趙先生退的是下墻瓷磚,所以不能退貨了。聽到這種解釋,趙先生哭笑不得,“上下墻的瓷磚是拼花一套的,怎么還有生產半套的說法。”無奈之下,趙先生將瓷磚拉了回去。“瓷磚這么沉,讓人來回折騰,光車錢就花了四五十元。以后買東西可得注意,口頭協定一點用都沒有。”趙先生說。
12315:瓷磚尚無細分維權標準,口頭協議難以核實對于趙先生遇到的問題,記者撥打了12315消費投訴熱線。“對于瓷磚,目前還沒有細分的相關規定,因此只能按照一般的消費退換規定執行。”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簽有相關協議,那么雙方可以按照協議上的退換標準執行。但對于趙先生與瓷磚經銷商之間的這種口頭約定,因為難以提供證據,所以維權難度就很大了。
12315工作人員提醒市民要當心“退磚”陷阱。消費者購買時應根據裝修用磚需要,仔細測量實際米數,特別是在購磚時應根據所選磚的尺寸計算好用量。同時,在購買建材時,應根據自家裝修進展時間與商家提前談妥和簽定退貨的具體要求和程序,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