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權威機構調查顯示,2015年全球LED燈絲燈需求總量超過5億只,并且每年將以35%以上的速度迅速遞增。一旦2016年10月1日起所有15瓦以上的白熾燈停止生產和銷售,市場對LED燈絲燈的需求還將持續增加。
與此同時,LED燈絲燈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2013年,全國做LED燈絲燈的廠家不超過5家。到2014年10月,全國涉足燈絲燈領域的企業已攀升至200余家。截至目前,這個數字已達到600余家。
“今年市場兩級分化嚴重,訂單向亞浦爾、亞明及柏獅等規模大廠集中,小貿易商可能會注重價格有所取舍,但大客戶更注重質量與穩定性。”柏獅光電總經理王鵬表示,未來,LED燈絲燈的總量會快速提升,而參與者將越來越少。隨著20萬只以上的燈絲燈廠的產能、自動化及成本優勢越來越明顯,燈絲燈最終將形成10家以內的市場競爭格局。
大廠規模量產加速
據CSA Research調研顯示,國內佛照、亞明、申安、亞浦耳、鴻利、中宙、杭科、雷曼、木林森、柏獅、恒星高虹、源磊科技等白熾燈制造企業、LED照明廠或者封裝企業紛紛進入LED燈絲燈領域并加大量產。
LED燈絲燈企業陷入兩難境地
其中,柏獅光電、亞浦耳、源磊科技在量產LED燈絲燈方面走在業內前列。亞浦耳今年1月份出貨量達到100萬只,預計明年年底達到每月500萬只左右。
自去年6月,柏獅光電與西南地區最大的白熾燈生產企業天星照明宣布合作開拓LED燈絲燈市場。隨后的8月份,柏獅光電研制的新型“第五代燈絲型LED照明燈”試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產。目前公司燈絲燈月產能達到80萬-90萬只。柏獅光電技術品質中心總經理李玨明介據,公司的LED燈絲燈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外觀實用新型20余項專利及9個發明專利。
而源磊科技自去年開始就將LED燈絲燈作為公司的主力產品之一,每個月出貨量達到300萬-400萬只。公司銷售總監李元龍介紹,為了改善其生產良率低而造成的制造成本高難題,源磊科技自主研發了熒光粉molding成型工藝。
LED燈絲燈生產要將封裝體系與封排線結合,需要跨越玻璃泡的封排、充氣技術和燈絲點焊技術兩個核心技術門檻。之前燈絲點焊主要靠手工完成,導致自動化效率極低,也限制LED燈絲燈的發展。而現在由于自動化設備的跟進及技術的不斷成熟,自動化程度和良率都得到的了大幅提升。
恒星照明董事長王志根表示:“去年年底,我們的自動化點焊和封排設備已經相繼布線,每條線可實現15000只LED燈絲燈的產能,良率也在92%以上。2015年我們實現月產能100萬只,年LED燈絲燈產值有望超億元大關”。
王鵬認為,以前燈絲燈焊芯座幾乎無法實現自動點焊,即便實現,也只能在兩根燈絲產品上,這也導致其自動化極低,而現在主流的兩根燈絲和四根燈絲的燈絲燈已經實現自動點焊,但四根以上燈絲的燈絲燈仍需要手動點焊。由于自動化設備的引入,燈絲燈的良率由之前的75%提高到90%以上。
同時,市場上出現了燈絲燈專門的設備,如燈絲燈切割、焊接、烘裝、點膠等設備紛紛投放市場。
其中,德龍激光就推出了專門針對藍寶石和玻璃基板切割的“燈絲支架高速激光切割設備”。公司董事長趙裕興表示,這款設備的切割速度可調范圍在250-800mm/S,遠遠超過行業使用藍寶石襯底切割設備的平均速度,對提升燈絲燈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大有裨益。
無獨有偶,專注點膠設備的騰盛控膠亦推出了LED燈絲燈全自動點膠機FAD7100,其副總經理盧寧表示,這款設備可實現全自動上下料,一人可以同時操作多臺設備,另外其可實現CCD自動定位和針頭位置校正,保證燈絲產品點膠達到最佳效果。
市場在調整中分化
目前LED燈絲燈廠商主要還是以外銷為主,集中在歐洲、日本以及美國等幾大市場,柏獅的LED燈絲燈產品全部銷往海外。源磊科技銷售副總經理顏磊表示,“國內市場放量的話還是看單價,如果單價下不來,那么放量的速度會放緩。”
價格太高阻礙LED燈絲燈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從2014年第四季度開始,已然有大批廠商殺進來,現階段價格下跌速度加快,3.6W-4W的LED燈絲燈有廠商報出了10元甚至更低的價格,但市場均價還是在15-16元,有的品牌燈絲燈甚至達到30元以上,比LED球泡燈貴一倍,且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王鵬告訴記者,現在主流廠家3W LED燈絲燈出口價格一般為2.2-2.5美元/只。但搜索阿里巴巴批發商城發現,3.6-4W的LED燈絲燈價格從9.9-30元/只不等,價格相差懸殊。
“價格不同,品質也有所不同。雖然每家的產品都能點亮,但是亮的時間和效果是有差別的。”一位從業者表示,LED燈絲燈產品入門不難,但是產品要達到一定的穩定性需要時間的考量。雖然現在市面上不少LED燈絲燈品質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但他們往往通過價格競爭搶訂單。
這也迫使一些廠商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加入到‘殺價行列’之中,產品品質就無法保障;如果不加入,就會失去一部分訂單。”另一位業者表示,盡管兩難,還是要有所選擇。“我們現在只能舍棄一些對價格非常敏感的訂單。”
恒星照明研發技術總監林峰表示,未來LED燈絲燈將向兩個方向發展,一種是做高端產品的路線,另一種是做民用產品的路線,做高端產品的話毛利率會高一些,但是量勢必會少一些,而如果單做民用的話,肯定會犧牲一些毛利,但是量非常大。
同時,亞浦耳照明董事長戴堅也表示,目前市場上價格戰激烈,公司已經調整了戰略,產品向兩極發展:高端的就將品質做到最好,低端的會把價格盡量做低。
“2015年上半年,LED燈絲燈市場增速放緩,供需關系開始發生變化,供應燈絲燈的廠家越來越多,而需求在緩慢增長。很多廠家會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犧牲品質去獲取訂單,這就會使得開始敢于嘗試燈絲燈的客戶對這個產品失去信心。”王鵬認為,在這個階段規模小的、品質差的小生產廠家會逐步退出市場,產能會向大的廠商進一步集中。
目前燈絲燈產品主要面向出口,銷往歐美市場,客戶分為三種:一是進口商,二是品牌商,三是渠道商。其中,進口商公司往往很小,幾個人而已,資金狀況一般,運作能力不強,但卻是外貿領域人數最為廣泛的群體。
隨著市場透明化,進口商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未來,燈絲燈訂單的采購主體會進化到品牌商,其采購行為會更加理性,更加看重產品、交付、規模、品質、成本等諸多因素帶來的綜合優勢,而非簡單的快速反應加低價。那時,具有一定規模和質量積累的工廠,將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而部分投機性的小企業會陸續退出LED燈絲燈市場競爭。
下一步繼續降成本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燈絲燈的市場不是問題,訂單不是問題,甚至燈絲燈去革傳統LED的命也不是問題,然而LED燈絲燈成本居高不下是最大的問題。如何通過規;a來降低成本,成為消費者真正放心和接受的好產品,是目前LED燈絲燈最大的推廣瓶頸。
“一個產品從出現到被大眾接受,都要經歷外觀、品質、成本等幾個步驟。第一個階段是能否吸引消費者,第二階段的重點是安規及認證,第三個階段是規;,也就是價格能不能被大眾所接受。現階段,LED燈絲燈處于第三階段。”王鵬表示,降成本是2015年的核心關注點,如何在逐步降本的過程中,保證品質不翻車,這是所有從業者需要去共同面對的一個問題。
“只有當燈絲燈做到老百姓都覺得便宜的時候,就是它最有前途的時候,因此如何做出低成本又有品質保證的燈絲燈,達到讓市場能夠普遍接受的性價比才是根本”。浙江英洛華電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賢軍認為,自動化生產是保證質量、提高效率、增加產量的必然選擇,也是降低成本的必由之路。未來實現燈絲規格的標準化,是整個燈絲燈盡快有效的實行全工序自動化的有力保證。
要想做大LED燈絲燈市場,實行規;a,還需要企業在燈絲燈自動化生產上下功夫,因為擁有自動化生產設備能力的強弱決定著產品成本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