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渠道革命
以2002年古鎮燈飾報創刊為標志。通過報社的策劃、定位、宣傳推出第一批照明品牌,有效解決廠商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并通過全方位公正、客觀的評選,使得品牌階級化。雷士、歐普、三雄、佛照、陽光、華藝等目前活躍在市場上的一線品牌幾乎全部是以“案例客戶”的身份在行業異軍突起。這次渠道革命各大照明品牌企業搭上行業的“信息高速公路”,紛紛在渠道上展開“攻城拔寨”之戰,而沒有資金投入的照明企業淪為各個品牌企業的OEM代工廠。
LED照明行業渠道還有哪些痛點待解決?
隨后,第二次渠道革命
以LED技術廣泛應用于照明產品為標志。傳統照明品牌照明企業開始時“船大難掉頭”,給了新晉LED企業機會。這次革命是一場LED新晉企業的“搶灘登陸”之戰,從家庭作坊到上市公司,從古鎮到全國,到處都是LED新興企業的戰場。眾所周知,搶灘登陸戰是戰爭中傷亡最高(高達70%-80%)且成功率極低的戰役,但其對于整個戰局又往往具有決定性作用。由于LED產品屬性并不適用傳統“廣告轟炸、集中作業、大規模訂貨會”的渠道操作模式,同時成本加劇、銷量減少、利潤下滑等令多數企業舉步維艱;另一方面,回過神來的傳統照明品牌大佬紛紛祭出“封殺令”,封閉渠道資源,對新晉品牌進行封殺。最終,大多數新晉LED企業要么關門倒閉,要么被收購,紛紛倒在LED“搶灘登陸戰”的沙灘上。
第三次渠道革命
以雷士家居和歐普水晶燈在其自身渠道大力擴展產品線為標志。雷士、歐普、華藝、鉅豪等傳統品牌依托自身積累渠道資源,進行產品線延伸,從商業照明到家居照明,再到低壓燈、水晶燈、歐式燈、美式燈、中式燈等,并借助“復合店”形式進行地市和縣級推廣滲透。此時,進入這些品牌供應鏈的一些燈飾企業訂單迅速得以拉動,而原有的一些有一定渠道優勢的單品類燈飾品牌則遭到“掃蕩”式打擊,甚至一度造成行業性恐慌:燈飾和照明渠道的界限融為一體時,其他照明品牌大佬會不會效仿?燈飾企業淪為照明大品牌的OEM,其品牌會不會就此沉淪?
如今,第四次渠道革命
以阿里巴巴上市為標志。馬云的創富神話吸引行業大佬如雷士、歐普、華藝、鉅豪、史福特等效仿,甚至連一些銀行行長、知名營銷人、協會會長等也躍躍欲試。互聯網時代,渠道與品牌傳播優勢不再是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其產品品質、平臺資源和發覺解決行業“痛點”、“癢點”的能力則成為決定因素。
綜述,第一次渠道革命是照明品牌的“攻城拔寨之戰”,沒有傷及到行業的企業;第二次渠道革命的“搶灘登陸之戰”,傳統品牌企業被動迎戰,最終完勝新晉LED企業;第三次渠道革命中傳統照明品牌“蠶食”燈飾品牌渠道,征服其成為OEM制造商;而這一次渠道革命能勝出的一定不是無資本、無渠道、無資源的“三無”網絡平臺,而應該會是傳統渠道品牌線上線下結合的OTO平臺,或者是從物流和產業金融入手,解決行業“物流跑路”這一痛點的有資本、有資源、有擔保公司或支付牌照的壁壘性平臺。
伴隨著此類平臺的成功整合,必定會使行業廠家、物流乃至經銷商的數量驟減,而隨著經濟環境回暖、市場的增長以及行業的規范,一個新的春天將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