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經過幾番洗牌,生存下來的品牌公司都在變著法提升服務質量。剛興起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及平臺,也聲稱自己不只關注于價格。那為何還屢屢爆出體驗差甚至質 量差等問題?京華家居采訪多位資深人士,他們表示,體驗好壞存在很大主觀因素,很多時候,業主對于家裝的認識存在較大偏差。而在行業方面,工隊所獲利益失衡或是導致癥結根本所在。
A 業主問題分析
體驗差可能源于認識偏差大
說到體驗差,眾多業內人士反映,除了行業中存在一定問題外,業主也有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比如,一點不上心,或者太苛刻;對家裝市場價格沒有概念,花5萬 元,心里預期卻是20萬元的效果;不會與工隊溝通,不知如何表達意見等。專家表示,房子是自己的,并非花了錢,就萬事大吉。因此,要想不惹氣,業內人士經 過多年與業主的接觸,提出了幾個常見的認識偏差,希望大家好好消化。
你選的可能不是真的品牌公司
游擊隊無論 在技術還是售后上,都缺少保障,這是大家的共識。一些業主在裝修后,覺得憋屈,就是因為自己找了所謂的“品牌公司”,但并沒有多么省心。“活兒干得和馬路 游擊隊也沒啥區別,管理也沒見著好到哪去啊?”有這種想法的業主,首先得明白,不是所有的公司,都算品牌公司。
業內人士指出,能夠 擔得起品牌公司這個名號的,首先是經過多年市場沉淀,有著良好口碑和美譽度的家裝公司。“而且這類公司是有實力在市場中長久存在的,不會打一槍換個地方, 出了問題找不到人。”如東易日盛、業之峰、實創、博洛尼、今朝、居然裝飾等,都是響當當的品牌公司。圈外人不了解家裝公司的底細,很難分辨。專家提出了幾 點可以輕松區別的辦法:首先這類企業有個顯著的標志是,在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集美等家居大賣場里有連鎖門店。“能夠進駐這樣的賣場,首先就是實力的代 表。即使日后出現了糾紛,還有賣場起到第三方的監督作用,一般小公司是進不去的。”業內人士說。其次,在接觸到品牌裝飾公司的設計師或工程人員后,你會很 明顯地感覺到專業素養層次較高。“這個就需要業主多比較一下不同檔次的裝修公司,自然會積累下不同的認知。”
不過,需要提醒消費者 的是,由于近幾年北京家裝市場的洗牌,一些老牌家裝公司已經漸漸退出了品牌公司的行列。“部分公司萎縮得厲害,人員大量流失,就剩下一兩家門店了?恐 前的名氣,才能勉強接點活兒,整體的施工質量和管理水平自然也在下降。”因此,這類公司也不能再稱之為品牌公司了。
現在您可以思考 一下,給您家施工的家裝公司是否符合品牌家裝的條件呢?業內人士介紹,現在市場上也有這樣的小公司,有些是注冊的,有些是掛靠在某些有資質的單位上,召集 幾個游擊隊,租個小門臉就開始招攬生意。出了問題,大可以一走了之。如果您找到的是這樣的隊伍,想必家裝體驗不會好到哪里去,所以這種類型的體驗不好,并 不能歸罪到品牌家裝公司身上。
優質必然價高是鐵律
業內人士表示,質量必然是與價格掛鉤的。但是不少消費者對 于家裝應該花多少錢,出什么樣的效果,完全沒有概念或是想當然的狀態。“比如,部分業主花5萬元預算就已經覺得不得了了,心里裝修效果的預期是10萬、 20萬的水平,結果只能做到個四白落地的基礎裝修。工程質量沒問題,這些人也感覺很冤枉,直呼家裝暴利。”業內人士指出,超出“合格”效果的高檔家裝,需 要優秀的設計師、高技術工人和優質材料,但這都要有高預算來支撐,所以很多時候,業主覺得“錢花多了”,實際上是“錢沒花夠”。
一位在裝修公司供職的工程經理表示,不少業主把自愿的增項也算做黑幕。交底時的報價是最基礎的,但施工過程中通過工長的建議業主同意添加了一些項目,而且也走了正規流程,但最后業主發現工費多出了幾萬,也覺得上了當。“工藝高級了,材料升級了,肯定得加錢啊!”
而且,根據業主的預算和使用材料、工藝的差別,確實有很多活兒是不賺錢甚至是賠錢的。品牌公司為了保證信譽,即使賠錢,也會做到工程合格。但小公司、小隊伍 勉強接了單,服務可能就要打折扣了。有資深工程專家直白地表示,如果您是大戶型,那么“到哪家公司您都是爺,必須伺候好,因為您的單子肯定賺錢。”但若您 家本身就是單值幾萬的小戶型,需求又簡單,若找品牌公司,施工費用雖高,但能享受更全面的服務、工程好、態度優。若選報價更低的隊伍,那在工程質量合格的 基礎上,基本不能有過多的要求。“我經常建議一些業主,要是預算比較少,那在基礎工程上滿足使用需求即可。比如,防水,你做不好我沒法洗澡,這是必須要合 格的,但諸如吊頂背面有些小細縫之類不影響使用的美觀方面的問題,就不要糾結了。工隊本身不賺錢,太高的要求就是難為他們了。”
對工程要嚴格但也不能吹毛求疵
“我們還碰到過一些業主,裝修過程什么都不管,撒手交給工長,工程要結束了,才提出這里那里都不順心,要求返工。”業內專家提醒,自家的工程,還要自己上心。 雖說與裝修公司簽訂了合同,但該盯的流程還是不能落下。現在家裝市場的工人供不應求,一個工長很可能兼著幾個工地,即使再負責,也可能有疏漏。業主有時間 最好多到工地轉轉。“多拍照片,多留證據,多問流程。”工人一看業主較真,必然不敢馬虎。業主還可以經常在工地給公司的客服打電話,告知工程的進度,業主 感受等。工人知道這個業主不好惹,就更會多加小心。
另外,資深業內專家還是建議業主在裝修前先學習一下必要的知識。“起碼應該知道幾次節點驗收時應該注意的問題,知道裝修的基本流程,對整體工程有個把控。”
此 外,很多業主都盡量和工隊打好關系:“畢竟工程在人家手里,我是又送煙,又送酒,還請吃飯,但最后工程還是一塌糊涂。”專家表示,可以和工長稱兄道弟,但 不能給人“人傻錢多”的印象,遇到不地道的工長,難免受欺負。專家的建議是,平時一團和氣,但在工程問題上不能有半點讓步,只要覺得工程有質量問題,應該 馬上和公司取得聯系。“工長日后彌補、保證沒事這類的承諾,還是最好請公司的質檢來驗證。”
嚴格歸嚴格,但也不能太過。業內人士表 示,還有一種業主自認為消費體驗差,實際是對家裝工程的質量要求過于嚴苛。“每年都會出現一兩個工長因為業主太苛刻而做不下去的,最后只能解除合同。”某 家裝公司工程部經理說。工程專家表示,雖然業主應該了解工程驗收知識監督工程,但也不能矯枉過正。
“工程是不是合格,有驗收標準規 范。這個標準不是業主用眼睛來評判的,而是有合理誤差的。只要使用工具都能量出來。”但部分業主,卻不認可已經符合驗收標準的工程,而有自己更高的標準。 “現在大部分公司做的都是普通家裝,如果要按高級工藝來做,那么只能加錢,但這樣業主又不認可。認為交了錢,就要做到他滿意。”對于這樣的工程,很多公司 認為伺候不起,只能賠點錢解除合同。而其他公司對這類業主也是心照不宣,要接后續工程,直接會將價格提高一倍。“遇到品牌公司單方面解除合同還會賠違約 金,要是游擊隊就直接收拾東西走人”。“我們在前期談單子的時候,一旦發現這類業主,哪里都想省錢,但又要求極高,鉆牛角尖,那就直接放棄不談了。”
管理費未直接用于工地
“收我12%的管理費都干什么了!沒見公司的人在工地管理啊?”記者不只聽到一個業主有這樣的質疑。據業內人士透露,管理費用于工地管理是一種誤解,“其實就是一種營銷策略。”
據 介紹,近些年為了在價格上有吸引力,裝飾公司想出了降低裝修單價,加收管理費的辦法。“業主看著每平米施工單價很低,但最后在總單值上收百分之十幾的管理 費,其實等于沒降價嘛。有的公司單價做到全行業最低,但管理費是18%。”有人士稱,管理費一般用于內部管理運營,比如客服部、工程部等,“也是管理,但 跟工地沒關系。”
溝通沒找對責任人
對于工地的問題,一部分工長推三阻四,或者根本不管,也讓業主頭疼。工程 專家稱,這是業主沒有找對責任人,導致溝通受阻。業主在確定設計圖紙之后,關于增加施工項目的合理數量、對施工質量的要求、增加項目完成后對生活質量的影 響等問題應咨詢工程監理。其次,工程的具體進度和工作安排需要和工長進行溝通;工程質量的問題要找質檢員;關于裝修效果的疑問要請教設計師。
若是業主找的公司管理比較混亂,問題確實得不到回應。業內資深人士支了一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拿著照片等證據直接到簽單的店面找店長。“所有的家裝公 司都非常注重銷售前端形象的打造。來店咨詢的客人一看,呀!裝修有問題!肯定影響前端業績。所以店長馬上會把情況告知公司高層,問題會快速處理。”
B 行業問題分析
利益失衡人員流失困擾家裝業
業主的態度端正了,但家裝業內部存在的問題仍然不能回避。部分業主對于家裝體驗有所微詞,其實受訪的多位家裝業內人士心里都有數。工隊利益受到擠壓、由于內 部調整導致的人員流失、公司管理缺失等,都是導致問題發生的原因。人員流失有一定的社會根源,單個的公司無法改變,但在工隊利益的分配及內部管理上,家裝 界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賠錢的活不愿干
“活不好”、“態度差”、“不省心”是一些消費者對于家裝體驗的總結。 究其原因,業內人士普遍將問題的癥結落在利益分配上。工隊才是一個家裝企業的最終端,業主大部分的服務體驗都來自于他們。逐利是人的本性,如果工人眼下的 活兒不賺錢甚至賠錢,即便是公司強壓,也很難讓他們服務周到。
據介紹,工隊與家裝公司只是合作關系。工長在公司上繳數目不等的抵押 金,并服從公司的調派。家裝市場競爭激烈,人工費、材料費都在不斷上漲。一些公司為了保證接單量,不斷擠壓施工隊的利潤。“前端的設計師為了完成任務,簽 訂一些明明賠錢的單子,審核部門為了一己私利也不做退單處理。這樣就難免有工隊會攤上不賺錢,甚至還賠錢的活兒。”有業內人士甚至爆料,因為不能拒絕公司 的派單,部分工長發現單子賠錢,甚至自己掏腰包,補上一部分虧空,來推掉單子。而頂不住公司壓力、硬著頭皮接下活兒的工隊呢,“本身就賠錢,所以有的工長 就在材料上想辦法,在增項上做手腳,或是組織一些便宜的、沒經驗的甚至是馬路上拉來的工人來施工。”有的工程能夠勉強合格,但服務態度差;有的則是從頭到 尾一塌糊涂,這樣一來,業主的體驗怎么會好呢?
但有人士指出,一些在北京市場排名靠前的公司,在客戶體驗上就極少出問題,為什么? 因為這些工人收入有保證。這部分公司不打低價牌,即使打折促銷,也不觸動工人的利益。“工人在結算的時候,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所以自然干活 更盡心。”而有些公司將施工價格壓得很低,在工人費用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工長越接活反倒越窮,“活兒好不好,投訴不投訴,也就覺得無所謂了。”
所以有業內人士呼吁,家裝的競爭,決不能停留在價格上,這樣會導致工人繼續大量流失,客戶滿意度下降。除了要保證工人收入外,還要對劣質訂單說不。雖說有裝 修公司人士表示,盡量會讓工隊接到的“好單”、“壞單”數量做到平衡。“但為什么不能明確告訴消費者他的預算做不了呢?勉強接下來,業主得不到優質服務, 工隊賺不到錢,誰也沒有獲利。”
人員流失日益嚴重
近些年,不少家裝人士都在感嘆人員流失嚴重,其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有經驗的專業工程人員不足,工地管理力不從心,熟練工人也供不應求。
首先,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家裝公司也在經歷著結構改革,為節省開支而內部精簡。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員由于種種原因離開了家裝業。“一個監理能夠顧及的工地是 有限的,現在人員少了,部分監理手里工地太多,根本把控不過來。”記者在前期對消費者投訴采訪中,幾乎都聽到了對工地質檢員的抱怨。“質檢員就是個擺設, 有問題看不出來。”有工程經理稱,由于有足夠經驗和專業知識的質檢員工資不低,一些家裝公司為降低成本雇傭“實習生質檢員”,“也就能起到輔助作用,質檢 不能靠他。”
至于技術工人,據稱原來北京市場的主力蘇皖工人,經過十幾年的打拼,開始大批回到原籍。“一方面是富了,另一方面年紀 大了,該換代了。”目前,四川、河南等地的工人,正在充實市場。一位經常做業務培訓的專家告訴記者,在他的接觸中,這批工人還是肯學的,只是經驗還不足。 目前的斷代問題,直接造成工人供不應求。“挑活、難管理的現象比較突出。”“部分工人的脾氣大了,動不動就撂下活兒不干了。”此外,還有工程經理提到了一 個現象——在年輕工人中,隨意離職情況尤為明顯。“這個月我手下三個90后小工不辭而別。其實他們一個月不少賺,但很顯然他們嫌累,不想吃苦,寧可去做賺 一千元的保安。”
以上種種,也是部分工地質量不盡如人意的原因。
但也有專家指出,技術過硬的工人還是大有人在。“好工人都在待遇更好的公司里。”他表示,經過多年的市場洗牌,優秀公司聚集優質工人,這已經成為規律,“也就是所謂的人以群分。”這類工隊很難混進“二把刀”工人,但要請他們施工,自然工費也是不低的。
公司內部存管理漏洞
業主不滿意,和公司內部管理力度不足或混亂也有著直接的關系。消費者的意見不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一拖再拖,也是飽受業主詬病的一個問題。
去年,本刊報道了元洲公司裝出垃圾活的報道,在業內引起極大反響。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之所以業主家的工程最終達到需要全部返工的地步,完全是由于該公司內 部管理混亂造成的:質檢員應付了事,客服則能拖就拖,讓業主苦不堪言。雖說這在品牌公司里是極小概率事件,但也足以為業內敲響警鐘。有人士表示,雖說工長 與公司是合作關系,但面對業主,二者的利益卻是捆綁在一起的。如果利用業主缺乏專業知識來幫助工隊掩飾錯誤,那必定會砸了自己的招牌。
注:因采訪內容涉及家裝業內幕,應采訪對象要求,均隱去其姓名。(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