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門行業也不乏反應遲鈍或是不主動適應環境的企業,它們在市場需求改變時,依舊墨守成規地生產原來的產品,不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又或是當市場依舊接近飽和時,反應遲鈍,利好冷卻后才攻進市場……這種行業狀態,也成為了行業的一大病態區。
固步自封 不懂變通
如果你聽到一個木門企業的經銷商如此抱怨:“我10年前代理了這個品牌,結果我10年后再代理這個品牌還是生產一樣那么大款的產品,怎么賣出去。”你作何感想?如果10年前,你在展會上看到一個品牌比其他品牌尺寸稍大,有特色,但10年后你再看這個品牌,還是一樣的大的尺寸,你是否還是覺得有特色?
其實,對木門業有深究的人都知道,木門制作難度大、投入高、回報周期長,不像普通小件家具市場需求大、銷售快、回報周期短,在木門市場“小時代”來臨時,如果企業固步自封的話也就不可避免的面臨店面收縮的困境。固步自封不單指產品的十年如一日,還有銷售手段、生產管理、品牌包裝等的一成不變。
反應遲鈍 存活率低
除了固步自封外,對市場的反應過于遲鈍也是一種病。兒童木門在前幾年在賣場主要用于填補空位,品牌空白、產品同質化,但隨著消費者水平的升級和對兒童產品需求的增加,我國現有少年兒童就有2億左右。這是一塊大肥肉,很多企業都趨之若鶩,以前在賣場只能看到三兩家零散的兒童木門店面,而現在10幾家的兒童木門連成一片的現象也時?梢。兒童木門業這品類發展很快,幾年的時間大浪淘沙,這一兩年才反應過來要涉足兒童家具的企業也不在少數,這種反應明顯慢人一步。
賣場飽和市場寒意十足的情況下,企業才投入精力做賣場,從市場時機來看,反應速度晚了好幾年。在飽和的市場中,新生的賣場成活率更低,反應慢人一步,也難保倒閉的威脅。
木門行業若不想成為變革中的下一個“恐龍之死”,還得改革創新自己的思維,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這個競爭殘酷的市場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