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國內家具電商產業的發展似乎“看上去很美”,實則處在“冰火兩重天”的尷尬之中。傳統家具廠商在業內曾被認為是“暴利”制造方,但事實上成本比例很高,比如在北京的家具賣場中,廠商營業額中40%的資金都要用于租金、物流等支出,這在互聯網電商時代是不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而在電商模式的實踐中,家具廠商卻同樣面臨著售后的物流配送、安裝、維修等問題。
家具電商冰火兩重天 尷尬如何化解
觀察人士指出,家具不同于其他商品,物件大、難運輸,大多家具等還需要專業人員安裝,那么這些服務誰來提供?代理賣家認為這是廠商的事情,他們難有資本實施。而廠商則因為地域性或其他因素沒有那么完善的電商服務體系,以致不同地區的消費者獲得的售后服務質量有天壤之別。
一方面有著廣闊的電商發展前景,一方面又因為最后一公里的配套服務無法完善,家具電商“冰火兩重天”的尷尬該如何化解?多方表示,打破O2O閉環的渠道從行業整體的顛覆或搭建中間服務平臺去開拓有一定的可行性。
家具產業進電商做好“前戲”
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解決家具電商售后的矛盾問題,家具產業自身應該在挺進電商領域前做好準備,“前戲”做足就要考慮到從物流配送到安裝的服務等因素;蚣揖邚S商們組成聯盟,形成一套為銷售的物流服務系統;或在市場區域鋪設服務分點,從而順利進行網絡銷售。然而,專家建議,這樣做不是不可行,但又會讓家具產業“落后”互聯網,因為不是短期能夠完成的,主客觀環境的影響很大。
搭建專業服務平臺迫在眉睫
如果按照互聯網思維解除家具產業“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就要把互聯網的優勢發揮出來,當下得到眾多業內人士支持的則是搭建專業的服務平臺。事實上,這樣的平臺在餐飲、娛樂等多產業中已經十分成熟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消費者的“聚攏”效應很明顯。而從時下熱門的家具服務平臺“萬師傅”運營模式來看,有著一定的可行性。萬師傅平臺一方面免費提供全國所有大中小城市師傅信息,另一方面接受用戶自助下單,安排專業客服一對一實時跟蹤處理訂單。這樣一來,無論是廠商、賣家還是消費者,在萬師傅平臺都可以直接、快捷的解決一直存在的所有問題。
綜合來講,家具業不同于服裝、化妝品等產業,所以電商模式的運營會有特殊性,搭建專業服務平臺也好,廠商長期自建模式也罷,都說明了“冰火兩重天”的尷尬需要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