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最近對價格戰的剖析比較多,不過沒有觸到筋骨,沒有回答根本的問題,比如,價格戰是沒道德沒良心的野蠻行徑嗎?中小型LED企業如何從價格戰中突圍?
價格戰的開戰原因
“價格戰”是指企業之間通過競相降低商品的市場價格展開的一種商業競爭行為,其主要內部動力有市場拉動、成本推動和技術推動,目的是打壓競爭對手、占領更多市場份額、消化庫存等。當前LED價格戰的開戰原因主要有四個。
1、搶占市場。隨著LED產品的豐富化、多樣化,生產同一產品的企業日益增多,導致產品雷同,技術附加值低。許多LED企業的產品同質化很嚴重,產品沒有創新,缺乏差異性。某些企業為了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就會進行策略性降價甚至是價格戰。財力雄厚的企業甚至不惜虧本賣人氣,只要打垮對手,奪得市場,以后就能連本帶利賺回來。
2、成本帶動。如今LED行業已成規模,技術更新換代快,因此整個行業的成本都在下降,成本的下降自然會帶動價格的下降,價格戰便一觸即發。以前LED封裝、芯片、燈珠在整個系統的成本很高,最高時達到60%~70%,但現在LED本身的成本已經下降到大概30%~40%。從傳統意義上講,結構件的成本在增加,優化的余地更多。所以,整個系統在技術不斷提升的情況下,有了更多的可開拓性,帶來了成本縮減空間,2015年LED產品價格會持續下降。
3、供過于求。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技術進步導致企業的生產能力過剩,為降低庫存收回成本,企業就會在價格上大做文章。不管市場多冷,2014年仍然有很多LED企業在擴產,整個LED行業的產能都在增加,如上游包括三安光電、臺資企業的產能都在增加,上游的高投入,導致產能消耗壓力更大,因此價格下行趨勢是可以預見的。
4、被迫應戰。當有LED企業發起價格戰,其他企業都必然要回應。因為發起價格戰是要以低價搶占市場,不理不管的話他的目的就會達到。所以,每一家LED企業都必然回應,只是回應方式和應戰策略不同而已。
價格戰的是是非非
著名經濟學家曼昆在《經濟學原理》中從經濟學的角度科學地證明了價格戰是消費者選擇的必然。“價格戰”即價格競爭,是市場經濟下最基本、最容易應用的競爭形式。
1、價格戰是一場戰爭嗎?價格戰跟真正的戰爭是有本質區別的。真正的戰爭,決勝權在戰爭雙方手上,打贏了對方就可以自己宣布獲勝。而價格戰是各個LED企業爭相討好消費者,誰打贏誰打輸,決定權在消費者手上,哪個企業讓消費者更高興,那個企業就獲勝。
2、價格戰是沒有商業道德、失去商業文明嗎?不觸動法律的價格戰,各個LED企業都是在尊重平等產權的基礎上、在各自產權范圍內進行的一種戰斗,并不是掠奪對方的產品過來降價。價格戰對失敗的企業來說是一種“傷害”,但這種對對手的“傷害”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優勝劣汰,而且其實是一種糾錯行為,通過價格戰告訴消費者哪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更實惠,告訴投資者哪個企業的發展模式才是符合市場趨勢的。
3、價格戰是擾亂市場秩序嗎?其實,市場的秩序不是我們在屋子里就能規劃出來的,不是預先知道結果,相反,總是出人意料的,鹿死誰手不知道,是一種動態秩序。市場秩序是由消費者說了算,市場競爭的優勝者都是一時一刻的優勝者,只是在某一時刻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如果有新的更好的LED企業提供更實惠的產品,消費者馬上就會“移情別戀”。
4、價格戰會讓一家LED企業獨大造成壟斷,進而坐地起價嗎?是否造成壟斷,其實不是看現存企業有多少,而是看進入門檻是開放還是封閉的。哪怕一家獨大,但市場是開放的,競爭就依然是存在的,而且依然很激烈,因為潛在競爭者隨時可以進入?傆行碌母偁幷、新的創新者去想,怎么提供更物美價廉的產品和服務,去挑戰當前的既得利益,去搶奪當前的市場。另外,在價格戰中取勝的企業如果漲價、LED產品和售后服務變差,那么原來的失敗者也會殺回馬槍。
價格戰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可以使消費者直接得益,迅速促使LED市場擴容;可以淘汰一批劣質LED產品生產商及謀求短期利益者,制止重復投資,使LED行業資源得到合理的整合與利用。但是另一方面,價格戰以犧牲利潤為代價來獲取營業額的增長的方式,無異于飲鴆止渴、竭澤而漁。如果企業長期搞低價銷售,那么利潤會減少,相應會減少在研發、技改、營銷、管理等領域的投入,致使發展后勁不足。而發展后勁不足又會反過來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經營業績,使得企業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淖。
價格戰的突圍策略
每個LED企業規模和實力不一樣,應對價格戰的策略就不一樣。
1、主動迎戰,勝王敗寇。財力雄厚的LED企業為了維護自己既得的市場份額,自然要直接正面參與價格戰。當前LED T8燈管價格戰,似乎各個企業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認別人老大,已經形成了硬碰硬的態勢。
2、提高質量,差異經營。其實所謂的價格戰,就包括質量戰和性價比。消費者很關心價格,但除了價格,也很關心產品質量、性能、款式等。要讓自己和別家企業不同,哪怕有一點點不同也可在價格戰中扭轉乾坤。如果開發出更具特色的新式產品,提供更高品質的光效果、更人性化的照明方案、功能和款式更新穎的燈具等等,消費者也會愿意多花一點錢來獲得一些附加功能。
3、戰略大轉移,開辟新市場。中小型LED企業往往沒有能力和大企業硬碰硬,只能實行戰略轉移,避其鋒芒,在市場的縫隙中求生存乃至逐漸壯大。戰略轉移包括產品領域的轉移和市場渠道的轉移。目前LED價格戰在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地區激烈程度不一,中小型LED企業只有在競爭不那么激烈的產品和地區下功夫,才能在價格戰中立足。這就要求企業做好細分產品和細分市場的規劃,產品研發和市場渠道比較豐富的企業此時就會臨危不亂,而平時產品研發和市場渠道單一的企業在價格戰中就會陷入困境。
LED企業應當注重新的應用領域和新的市場渠道,一直在向企業推送這方面的信息,比如農業照明的應用前景、LED產品鄉鎮市場的前景、出口海外市場的前景。只是有的企業瞧不起新領域、沒有勇氣或懶得開拓創新。須知道,在價格戰中,實力碰不過人家,轉移了就有新的希望。
戰略大轉移還包括產業的拓展和跨界。在這方面,顯示屏企業似乎比照明企業做得好,雷曼等一些顯示屏企業已經把產業領域拓展到了文化、體育領域,這樣企業的整體安全系數就比較高,受價格戰或其他什么戰的風險影響不大。照明企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路子,比如嘗試與博物館、美術館、賣場等合適的照明客戶進行產業整合。
另外,價格戰一般爭奪焦點在低端市場,因此,放棄低端客戶,把重點轉到高端客戶身上,也是當前LED價格戰突圍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