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像小趙和小鄧這樣的市民不在少數。日前,宜家宣布將在全球陸續上線電商平臺,引起市場關注。業內人士認為,家居企業發展電商仍然面臨著消費體驗、運輸成本、商業模式等困難。
不過,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計,到2015年,我國家居建材產品電子商務規模將達到2050億元,其中網購規模增長249%,這或將成為電商領域的又一藍海。
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倒逼宜家轉型
與紅星美凱龍、歐亞達等賣場不同,宜家全部商品都由自己的品牌設計師設計和制造,采用專營模式。雖然不用為線上、線下經銷商競爭產生的矛盾而擔憂,但宜家的電商之路還是走得頗為謹慎。
“宜家有近萬種產品,并采取全球采購的商業模式,電商平臺的搭建對于宜家這樣的家居用品零售商來說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因此,宜家將在全面考量電商條件之后,才會在中國開展電商業務。”宜家中國公關經理許麗德表示。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沈云云向長江商報記者分析:“宜家發力電商首先取決于它在家居行業的地位優勢,在傳統銷售形式上已有良好建設的情況下,傳統企業加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大背景逼迫其不得不謀求轉型。”
家居電商面臨三大困難
電商觀察家魯振旺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說:“做電商意味著同類產品價格更低,會直接沖擊到傳統渠道。”絕大部分家居企業靠傳統渠道起家,不愿為了電商去損害早已遍布全國的經銷商的利益?扇绻@么做又無法解決無產品體驗、送貨難等問題,從而也不能真正開展電商。
沈云云提出,家居企業發展電商仍然面臨三大困難:一,如果將家居銷售搬往線上,消費者沒有直觀的消費體驗,從而影響其做出是否購買的決定;二,家居產品往往具有體積大、運輸成本高、容易受損等特性,因此它無法像一般的網購產品那樣輕松地送貨和退換貨,即家居企業發展電商對物流和售后的要求較高;三,目前大部分家居企業發展電商往往采用O2O的形式,但怎樣將線上與線下更好地連接起來是家居電商應該考慮的問題。
家居電商路在何方?
“當前家裝電商發展的線下服務是走第三方承包施工還是由運營主體走‘產業工人’之路;家裝電商產品是做‘大而全’還是做‘細分市場’;家裝電商產品是追求個性化還是追求標準化;家裝電商產業鏈條是整合還是融合。”大自然家居董事長佘學彬對家裝電商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曾多次公開表示要做電商的企業,到現在仍舊沒有付諸行動;而付諸行動的企業,要么投入資金太少構不成規模,要么急于求成半途夭折。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提出,家居企業做電商需要良好的售后服務、較為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和較強的線上營銷水平。
而沈云云則認為:“由于家居銷售行業的特殊性,消費者對家居消費的體驗需求較多,線下家居企業發展電商向線上拓展是一種趨勢,但線上僅是線下的補充,家居企業不能完全依靠線上。”
不過,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計,到2015年,我國家居建材電子商務規模將達到2050億元,其中網購規模增長249%,網購率17.5%,這或將成為電商領域的又一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