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與線下經銷商利益矛盾
對策一:線上線下產品統一價格
體驗店的價格和網絡商城的價格應該統一。從價格層面理解,消費者不管通過哪種渠道購買價格都是一樣的。但是,不管是網上商城的還是實體店的,產品的價格都降低了,因為通過網絡商城的展示把實體店壓縮了。原來平均實體店可能是五百到七百個,現在是二百到三百。場地成本是省下來了,其他的人力、管理等費用也省下來,可以把這部分費用讓利給消費者。
對策二:線上線下產品和價格都實行差異化
首先,東方宜居網本身會通過自身的采購體系選擇適合網絡銷售的優勢商品,也會主推東方家園三大自有品牌:家繽紛、易安家、百事幫,同時將開發網絡專用自主品牌。其次,東方宜居網采用四家新的網絡品牌供應商專門提供網上銷售的產品,使得網上商城的產品與實體店不同。
對策三:現金返還廠家
B2C的低價一定會沖擊傳統渠道,網絡投入成本較小,實體店當然不能與其拼價格。愛居者所售產品幾乎不加價,但廠家的渠道有價格規則,愛居者計劃進行現金返還來解決這一問題。
如何提升顧客體驗
對策:線上發賣+線下體驗
針對這些問題,美樂樂家具網先后在成都、北京、杭州、廣州等地成立體驗館, 將家具體驗館與線上的發賣連系。“線下體驗”與“線上購物”進行有縫對接,消費者可以現在網店上下單,然后再到實體店體驗產品,最后再決定購買與否。
物流體系欠完善 如何有效控制成本
對策一:物流行業與電商相結合經營模式可以解決物流問題。
有兩種模式可解決物流問題:
第一種是線上線下結合模式。B2C企業建物流一般都建大倉,但物流公司并非如此,他們的倉儲以多點、小規模取勝。甚至一個城市可以擁有好幾個點。例如韻達在北京有六、七個點,而且區域劃分十分明顯,這樣可以形成區域化的配送和自取。由于物流公司本身就以以類似實體店的形式出現,這樣的天然優勢就可以在“跨界”運作初期順利進入線下和線上的結合。于此同時,傳統零售業進入電子商務當中平衡線上產品與實體店關系,利益分配等“老大難”問題,在物流公司都不存在的。
第二種模式就是類似淘寶商城的B2C2C的模式。通過大量招商,把線下所有的快遞員全變成宣傳員和配送員,這可以吸引很多品牌廠家進駐商城,這些配送員全部都擁有線下品牌推廣和品牌經營的優勢,這對于目前只占據線下零售市場3%份額的線上零售市場來說,是不可忽視的競爭力。
對策二:物流外包和自建物流相結合。
將物流分為兩部分,一個叫干線物流,一個叫支線物流。干線物流是外包,鐵通、中通,包括各大物流公司現在已經很規;,而且相對來說,成本會很低,另外線下建體驗店,但是體驗店不是像原有的建材城建兩千平米的大店,可能就是一個200平米的小店,當地派一個總經理負責整個區域的服務和運營,由小店承擔一公里內的物流服務 。
個性化服務配套欠缺讓消費者無從下手
對策:家具公司提供免費安裝。
通過把線上獲取的消費信息轉交給經銷商,由經銷商和設計師上門測量設計,然后網上交易,再借助經銷商的渠道進行上門配送。這樣既保證了經銷商的利益,又最大化的擴張了網上渠道,還保證了送貨服務和安裝服務的質量。
個性化訂單工序復雜難保產品生產和服務
對策:模塊化生產。
走電子商務的家居產品,必須是最簡單的產品。首先從產品研發角度上來講,要有規劃,肯定要生產最簡單的產品,就拿蘋果來說,我們舉例子拿蘋果來說,蘋果為什么做的那么多,它就兩種顏色,就是一個黑的,一個白的,你二選一就OK了。如果蘋果一下子做出20種顏色,7種款型,加上一千種功能,它整個生產運營的壓力就完全是呈幾何倍的在上升。所以首先第一點從產品簡單化,但是簡單并不代表簡約,這是一個概念。
其次,是要實現數字化運營。就像現在做服裝做得很成熟化的服裝企業,整個運營系統完全都是數字化的,從一開始的定單獲取,到定單的收集,到分檢貨,到配貨,到WMS系統,到整個物流配送,發貨,退換貨,整個流程全部電子化。我看過京東的倉儲中心,他們的WMS最后速度已經相當標準,而且全部是生產化的運營。對于工人的要求也不是特別高,全部流水線,貨過來以后,條形碼掃一下,然后自動提示你放在哪個籃子里邊,每天就這一個動作,平均一天能出幾萬件。
二十一世紀,已不是一場技術的革命,也不是一場產品的革命,不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活魚吃休克魚的市場革命,簡而言之,它就是一場觀念的革命,是頭腦的競賽,是悟性的賽跑!誰先改變了觀念誰就把握了先機,誰先幫助別人改變了觀念誰就贏得了市場。這是一個最瘋狂的時代,唯有英雄可以造就奇跡的未來!電子商務潮來兮,你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