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各類人才,粉墨登場。有所謂的電商磚家,有裝逼的所謂燈光大師之類,也有鼓吹沒品牌你就死的媒體。那么到此處,大家都暈了,害怕了,如何才能走出紅海,活下去?成為大家的思考,每個人都變的浮躁,急切。開口電商,閉口智能化,轉身又轉向和諧光環境,或者燈光磚家,我們不賣燈,賣的是光環境。但是收效如何,我想各位朋友心知肚明,吹牛并不能解決問題。
那么問題在哪,我們可以從這里來看,鼓吹各種理念的,都是哪些人,誰獲得了利益,廠家得到了什么?背后的推手是誰?猶如股市,那些黑嘴和托兒,電視和報紙發表言論和文章,忽悠大眾跟進,其目的是為了什么?
我們可以如此來看,在LED這波照明浪潮到來之時,誰賺錢了?誰虧了?從產業鏈來說,上游芯片制造商,中游一部分做的早的封裝廠。應用部分,做亮化產品廠家,做單品廠家,基本都是賺錢的。下游就是經銷商和工程商有盈利,因為基于他們原來的渠道和人脈,新產品進入,有了信息不對稱,隱藏了更高的利潤區間。渠道商,又有廠家政策補貼,都獲得了一定利益。
那么格局變化從2012年微營銷開始變化,自媒體和網絡營銷大行其道,電商萬能概念開始出現。一時間,風云際會,傳統紙媒行業開始轉型,鼓吹自媒體加O2O。一些傳統行業渾水摸魚的培訓機構和個人,開始通過媒體,吸收粉絲,開始忽悠粉絲經濟,自媒體時代的微信微博營銷等。還有那些做淘寶裝修,淘寶培訓的人,都跳出來搞成了網絡營銷磚家。臥槽,大家做實體企業的人,那會那么多知識面,被這些人一忽悠,都暈了,于是,這部分人也獲得了利潤。
上面我們講了,賺錢的,下面也該說說虧本的。一部分人在2006~2010年間,看到各地有政策,盲目投入的,虧錢。做LED相關產業,如顯示屏,封裝配件等起家的,有錢后投入照明應用,虧錢。一部分傳統企業,因為沒有及時轉型,被市場拋棄,虧錢。
看了,虧欠的和賺錢的,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到底在哪里輸了,哪里虧了。賺錢的人,都做了什么,虧錢的你都干了什么。你的企業虧錢,真的因為市場不好嗎?內部管理和戰略,都考慮到了嗎?有沒有不浮躁,靜靜地觀察這事態變化與發展。一味的換職業經理人,不;,最后造成,業務團隊不穩,外部客戶失去信心。企業本身應該思考如何做到:無內不穩,無外不強。
大趨勢,大環境不好,但是萬事萬物背后都有它自己規律,去考慮了,背后本質是什么了嗎?這是一個浮躁的年代,一個最壞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照明,沒有那么多廢話,就一個賣燈的,不要把自己說的那么神圣,玄乎,啥電商磚家,光環境締造者。不好意思,老百姓和甲方不懂,其本質就是,產品體驗和優秀服務。好用,穩定,加上適當配光,就可以了。
別鼓吹,做好產品,做好服務,做好做人的本質:誠信厚道。這年代,不缺乏想法,不缺乏聰明人。缺乏誠信厚道,踏實做事的人。照明,需要我們重新靜靜思考,踏實做好每一步,去掉浮躁,回歸其本質。
僅以此文,獻給我熱愛的照明行業,還有從事這行業的同僚。此文不針對任何做出批判,但可能還有人心里不舒服。若有不當之處,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