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的“量”在持續走高,但成本的“質”——作用——絲毫未減。成本依舊是經營主線、營銷主角,保持競爭優勢,依舊需要持續抓降本,降本才會增效。市場競爭的主角是價格,其背后推手是成本,重要關聯是利潤;诔杀净A上的價格在市場競爭中仍具有絕對致命的殺傷力。陶衛企業無論是創新驅動基礎上的轉型升級,還是適應新常態、打造升級版,都需不遺余力地作足降低成本的功課,且必須是正能量的陽光下的。比如降本途徑有創新、應用新材料、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水平等。
我國陶衛業曾經的成本優勢,成就了“世界第一”的殊榮,但也留下諸多創傷和舊帳。成本的博弈,就是面對成本上漲趨勢,如何有效降低,保持相應的利潤水平和強勁的盈利能力,確保企業的持續發展。
面對新常態,陶衛企業急需將成本優勢轉化、升級。低成本,曾是中國制造的主打優勢,要進化成中國創造的引擎優勢。細數陶衛業的低成本根源,一是用工方面的不規范,二是經營方面的不守法。加上勞動力紅利漸失而導致用工短缺,人工成本相應增漲。其他方面的價格調整又相應引發整個產業鏈條持續上演“漲價潮”。
降低成本,是陶衛企業需要長期堅守的工作,不僅是競爭的需要,企業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創新驅動的要求,更是適應新常態的要求。比如,提高生產效率,不僅是陶衛企業轉型升級的要求,更是降本的有效措施;提高質量水平,是明顯的降本增效方法;創新工藝、技術,實現產品減量化、減薄化,創新技術綜合降本,提升裝備水平,推進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這是降本的硬件保障;推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綜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創新管理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管理出效益,拒絕浪費,實際上就是降低成本;做好“降本增效”大文章,效益增加的途徑之一是降低生產經營成本,而全員參與的降本增效創新與合理化建議活動是重要內容之一,既抱西瓜、更揀芝麻。
成本優勢的變化,也是推進轉型升級的重要拐點。特別是出口方面,由于成本上漲,曾經的產品出口優勢已不復昔日風采,且更具低成本優勢的國家和地區的陶衛業發展迅速,向中高檔升級已是國內陶衛業不得不的選擇。而國內環保法的出臺,令企業環保違法成本陡然飆升的可能性增大,難以估量,更迫使陶衛企業加速創新,力促轉型。
成本的較量,就是與成本爭,從成本“虎口”里搶奪利潤,從浪費行為中節省支出,從創新驅動中拓展收益。陶衛企業面對成本上漲的困局,要積蓄創新驅動的正能量,推進轉型升級的主動力,不放棄對降低成本的追求、苛求。綜觀國際大牌公司、世界500強企業,無不是對降低成本有著格外的鐘情。
面對增速放緩、提質增效升級的新常態,陶衛企業要從戰略著眼,全力推進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不僅是破解成本困局、困境,更是營造成本競爭新優勢。
有人說出這樣的聳聽危言:中國陶瓷業要么走轉型升級的道路,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進軍,創新驅動打造新引擎,要么被成本更低的地區和國家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