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定制家具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一些建材、家具、布藝品牌甚至室內設計公司,也跨界整合資源,將手伸到定制領域,金海馬家居打造了近2萬平方米的“定制館”,到吉盛偉邦、馬會家居、紅星美凱龍等賣場轉一圈,隨手可以找得出來的能提供定制家具服務的就有十幾二十幾個品牌,今年新增加的就有生活家地板、圓方集團等,在整體家居行情受到遇冷的情況下,定制市場被更加看好。
應對挑戰,方法各異
有的定制家居品牌在消費者最關心的“環保”問題下工夫,如好萊客進行了普通中纖板和“原態板”的對比,導購將兩種板材煮上30分鐘,讓消費者從氣味和形狀等了解兩者的優劣;索菲亞則提出了“定制家”,將全屋定制的產品線做得更細,如專門針對緊湊戶型而設計,力求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空間。而“尚品宅配”則用“體驗館”吸引消費者,讓消費者在體驗過程中了解產品,了解設計理念;“帝亞衣柜”在金海馬定制館則做了8個情景套房展示。
囊括軟配,為時不遠
還有的品牌還考慮橫向的跨界,艾依格總經理謝旭意表示,考慮將軟裝部分納入公司業務,除了提供全屋家具的定制,墻紙、布藝、抱枕、燈飾、擺件等的搭配,都幫客戶全套服務。
原來只做成品家具的“優品U舍”,去年底進入廣州市場選擇了室內設計公司作為總代理,原因就是看中了設計公司的資源,可以為客戶提供從家具到軟配的全套服務,原先“只訂做家具”的經營模式開始松動。
二次洗牌,出自定制
“優品U舍”廣州總代理設計總監黃思影表示,今年1-10月,每月單店的簽單額為五六十萬元,國慶期間達到80多萬元,行情相當不錯。好萊客(廣州)總經理羅紹舜表示,不方便透露具體的成交額,但今年的行情明顯比去年好,營業額仍有增長,對于明年更有信心。對于這樣的市場分析,索菲亞廣州市場部經理楊博文也表示認同。
但也有人感到“市場被稀釋了”,帝亞衣柜總經理李東表示,展示面積比原來大了,但客流量反而沒有以前多了,“原先大家是吃飯,現在人多了,大家改成喝粥了。” 有業內人士預測,繼2008年定制家具市場的第一輪洗牌之后,也許不久的將來,將迎來第二次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