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從網上購買建材類商品,到底方便不方便呢?電商的發展,是否極大沖擊了建材實體店?
網購建材,燈具潔具居多
4月14日中午,太原市平陽景苑12號樓樓下,送貨的物流人員幫著把兩套箭牌馬桶和附件,一共4個紙箱搬下車后,上車正準備走,買主叫住了他:“小伙子,幫著搬一下。”“我只負責送貨,搬東西不是我的事。”油門一踩,走了。
旁邊的人議論說:“這小伙子,為什么不給送貨上門安裝呢?”
建材實體店:需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
貨主說:“我是網購的。”“網上買的便宜多少?”無奈的貨主只說“便宜了點。”然后自己把大紙箱拖進單元門,再推進電梯。因為東西多,耽誤的時間長了點,鄰居頗有怨言。
楊森是北京某裝修公司太原分公司的業務經理,一年要裝修近百套住房。楊森告訴記者,他的客戶中有網購建材的,但是以潔具和燈具居多,瓷磚、木地板等建材還是以到實體店購買為主,沒有在網上買這兩樣的。
郭女士是某品牌衛浴潔具太原總經銷商。她說:“網購的建材主要是標準產品,價格相對要低,庫存也多,發貨方便。一般人買馬桶和吸頂燈、LED燈、廚衛掛件的多,這些東西是消耗品,分量也不是很重,普通快遞就能運輸,所以網購的人比較多。”
記者對居然之家、怡安、現代、聚寶盆、萬水等建材市場的采訪也基本是同樣的結論:地漏、窗簾、馬桶、燈具等分量輕、總價低的建材,消費者網上購買的多;花錢多的建材,櫥柜、瓷磚等還是以實體店購買為主。
建材實體店,日趨兩極分化
從記者采訪情況看,建材實體店正在日趨兩極分化。
一方面是大品牌生產商自己做O2O業務,不但有遍布全國的實體店,也有網上旗艦店。消費者通過網上挑選比較實體店后,或者在網上買,或者在實體店買。線上線下均能支付。
拿家具來說,大型生產商都有網店,但是策略不同。全友家居的家具,網上旗艦店銷售的商品,實體店沒有。實體店打折的,網店也沒有。全友家居太原現代裝飾店工作人員牛藤說:“我們兩個銷售渠道互相補充,互不沖擊。曲美家具也有自己的網店,但是東西和實體店價格一樣。銷售人員劉堅表示:曲美的東西網店和實體店價格一樣,消費者從哪里買都行。只不過從網店購買,根據路途的遠近,要付一部分運費。
另一方面,則是在目前的建材營銷模式下,干脆選擇銷售貼牌產品或者輔助材料。大品牌建材生產企業的營銷模式一般是省市縣分級代理,只有銷售到一定規模才能夠當代理。郭女士年銷售額600萬元,要做省級代理就要達到1200萬元。如此一來,一些實力不強的建材經銷商只能銷售不太知名的建材生產企業的產品。而且,目前的建材經銷商中,出于各種考慮,銷售貼牌產品的不在少數。
郭女士說,現在有很多人為了掙錢,專門生產假冒的貼牌產品。她翻開手機,就有“本人專門生產各種國際衛浴品牌貼牌產品,歡迎聯系”的短信。
換句話說,在市場競爭中,建材生產和銷售企業已經自動對市場進行了區分,就看實力強不強。
定制類建材,線上線下價格相同
在建材中,除了瓷磚、衛浴潔具、地板等標準尺寸的產品外,還有一類產品所占的比例相當大,那就是定制類建材。
門、門套、窗套、埡口,廚房櫥柜,吊頂等建材,需要根據房間的具體大小測量、生產、安裝。這類定制建材,其實是家裝建材中價值較高,卻又顯示不出來的部分,但網購和實體店購買有什么區別呢?
歐派櫥柜和志邦櫥柜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網購和實體店購買價格是一樣的。但是因為是定制類產品,即使從網上購買,也需要實體店派人上門測量尺寸,然后把尺寸發給廠家,制造出來后,運到實體店,再上門給客戶安裝。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實體店的人在做,售后服務也是實體店的人在做,因此,對他們企業來說,網購和實體店是一樣的。而且櫥柜的材料、花色有很多種,有些有輕微色差,網購者最終還是會到實體店仔細挑選。
記者就體驗了一次。在歐派櫥柜的網店咨詢后不久,接到一個廣州電話,核實了記者所在的省市區,然后讓記者等待小店區客服聯系。之后歐派櫥柜居然之家小店的賣場經理打過來電話,詳細詢問小區地址、約時間上門測量……
整體來說,這些定制類的建材無論網購還是從實體店買,最后都需要實體店完成一系列后續工作,可以說,渠道雖有不同,但殊途同歸。
網購建材,售后服務較麻煩
網購建材有價格便宜,不用自己轉商店,節約時間的好處,也存在有色差和多退少補、換貨等不方便的問題。
居然之家春天店東鵬瓷磚專賣店的經理李群說,東鵬的瓷磚實體店和網店價格一樣。如果太原的實體店有貨,即使從網店購買也是太原實體店倉庫送貨。如果實體店沒貨,就需要從廠家發貨,倘若數量不夠或者有了磨損,周期就比較長了。
恒潔衛浴春天店的工作人員小張說:“我們的衛浴產品網上只有產品展示,沒有價格,不上網賣。很多人從網上買的都是假冒的。有的網店是便宜,但是售后沒有保障,貨運、安裝等都要客戶自行解決。實體店的產品,客戶挑選好之后部分付款,安裝時打個電話,我們負責運輸、安裝和調試,以后維修也是我們負責。有的從網店買的貨,實體店不負責售后和維修。”
必美地板的劉洋告訴記者,如果不是從企業自己的網上旗艦店購買建材,有可能買到假冒的貼牌產品。其實,實體店經常搞活動,家居賣場也有各種活動,打折后算下來也不會比網店買的貴多少,但是有保障。
記者還了解到,分級營銷的建材,不同經濟水平的城市供應的產品不同。有的企業最新的產品一般放到實體店展銷,過期樣式的產品或者滯銷品放到網店,喜歡價格優惠大的消費者購買時,就能消化庫存。也有企業是把質量略次的產品放到網店,反正網上只有圖片,看不到實物……
因此,從記者采訪的情況來看,不論電商對別的行業沖擊如何,至少建材這個大類,撇開生產銷售假冒貼牌產品的不良商人,做O2O的建材企業,電商和實體店不受沖擊,反而如虎添翼。
未來,建材電商的發展是必然趨勢?赡苤挥写笮徒ú纳a企業除了網上旗艦店外,還有自己的實體專賣店;其余的建材商,再自己開實體店的可能性就小了,最多是在建材超市中有個展示廳,讓消費者感受一下產品的品質,下單定做。再差的,就是淪為產業鏈的最低端,成為純粹的加工廠。也有堅持不下去的,另當別論。崔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