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筆者認為廣東磚即將走下神壇呢?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其優勢,從而回答這個問題:
1、品牌優勢:佛山陶瓷品牌云集,產能占全國的32%,然而名義上的佛山瓷磚達到90%以上,那明50%以上的瓷磚非廣東自產。當產量不能支撐品牌,退去光環的那一刻就容易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
2、文化優勢:佛山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其實,現在任何一個省份的陶瓷企業都可以羅列與陶瓷有關的歷史文化淵源。
3、瓷磚設備、創新設計一流。如果在幾年前,這些優勢會讓其他產區嘆為止觀。但在技術發展迅速的當下,獲取世界上最先進的陶瓷設備、設計已不是難事。
4、質量優勢:陶瓷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產品質量已不是最大的競爭優勢。
5、配套齊全的產業鏈:隨著陶瓷行業的發展,生產已經從原來的集中變成遍地開花之勢。
6、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現在交通物流發達,只要地方不是太過偏遠,都能夠及時運送。
其它產區陶企要敢于“亮劍”
陶瓷行業假冒偽劣現象嚴重,從相關調查來看,貼牌佛山的企業被屢屢曝光,而沒有被曝光的更不在少數。
所以,廣東磚走下神壇絕不是一個偽話題,要么自己走下神壇,要么被人拉下神壇。自己走下來,就需要其他產區陶企敢于亮劍,徹底摒棄佛山字樣,在自己的真實產品上貼上自己的標簽。如果被人拉下來,那就是消費者的覺醒。
陶瓷銷售三月已紅,四月可期
廣東磚如果能走下神壇,對陶瓷行業來說應該是多方共贏的結局,既有利于廣東佛山陶瓷的口碑和發展,也讓其他產區陶企名正言順地發展自己的品牌。百舸爭流千帆競 ,借海揚帆奮者先。而消費者才是最大的受惠者,再也不用花冤枉錢買回自己產區的磚了!
2015年《新環保法》的嚴格執行,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國內陶瓷企業產能釋放,并提高環保成本,國內市場供需關系有望得到階段性改善,長遠來看對陶瓷價格走勢將形成正面影響。筆者認為,陶瓷銷售三月已紅,四月可期。而廣東佛山瓷磚何時才能走下神壇?不過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走下神壇,也不會像其他產業鏈那樣瞬間轟然倒塌。“本內容已得到陶城報授權轉載,其他公眾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