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時至2015年春節前后,沈陽家具業界又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出現了,部分賣場租金小幅上漲,廠家和經銷商又開始“不淡定”了。有人認為只要賣場不是漫天漲價,適當提高租金合情合理,也有人認為現在市場環境不好,多數經銷商生意舉步維艱,賣場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選擇上調租金。
沈陽某家居賣場負責人認為,往年有些家居賣場租金動輒上漲100%,是為了逼經銷商站隊,進行惡意競爭。今年年初賣場租金小幅上漲,是維持賣場基本管理和運營的需要,也是為了更好地創造條件為商戶服務,而且完全在經銷商可承受范圍內,合情合理。
東北家具業:賣場租金上漲背后是洗牌之戰
而某家具企業直營店負責人則表示,近幾年企業銷售業績增長,但利潤下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家居賣場渠道下沉,遍地開花,導致很多企業直營店陷入“不跟不給面子,跟了忍饑挨餓”的兩難境地。
更有經銷商坦言,經銷商一直都是干“掏錢養別人的孩子”的活兒,在廠家和賣場都不能得罪的前提下,只能不停創造銷售額,保證單店產出比,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賣場租金漲一分,利潤就少一分。辛辛苦苦掙的錢,誰能說不心疼?
“養豬不如殺豬,殺豬不如賣肉。”一位沈陽家具企業老板說,“前幾年經銷商的投資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這幾年卻一年不如一年。家居賣場為我們產品流通提供了一條高速公路,但現在這條高速路收費太高,延伸速度也太快,很多企業用不起,跟不上。”
曾有業內人士提出經銷商幸福指數理論。當賣場租金占營業額10%的時候,經銷商是“狠”賺錢的。租金占營業額15%的時候,可能還有四到五個點利潤。租金占營業額20%時,基本保本。租金占營業額超過20%的時候,經銷商就要叫苦不迭了。經銷商幸福指數與賣場租金價格正好形成了反比。
沈陽家具業界專家認為,目前家具賣場租金上漲的大背景是家具市場正在經歷三大洗牌:一是家居賣場之間的洗牌,即大型全國性家居賣場逐步吞噬中小型家居賣場。二是經銷商之間洗牌,實力決定存亡,目前已經有一部分經銷商倒下,主動撤點。三是家具廠家之間洗牌,品牌戰、價格戰、政策戰等層出不窮。
雖然洗牌的過程很殘酷,但市場上也不乏“共生共贏”、組團競爭的成功范例。專家做了個形象的比喻:家居賣場在家具行業中的角色應該相當于“村長”,村民生活困難,村長應該主動幫扶,提供支持,引導發展,這樣村長才能得到廣大村民擁護。村民成功了,全村的實力增強了,大家的日子才能更好過。在南方,所謂的產業鏈競爭,實際上也是一種抱團競爭,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實力。這樣的成功的競爭事例,東北家具界的流通業人士不妨認真學習,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