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展上刮起的定制風
而如果你不知道定制家居到底有多火,去一趟廣東三大家具展吧!從東莞展3號館,走到廣州琶洲展,都能聽到人們不斷的在探討一個話題――全屋定制。
“我們今年推出了一個系統,叫做“易銷售”,它是一個整合營銷的系統,在這個系統里面,定制是其中一部分。” 健威家居品牌總監劉海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無比自豪的介紹起健威旗下的新系列――家百悅定制家居;在他看來,比起定制衣柜企業,傳統家具企業擁有更加明顯的“全屋定制優勢”。“我們也會在保證強大儲物空間的基礎上,把原來系列的設計元素進行延伸,所以我們不僅僅是強調功能性,還會在整屋的搭配上,給到更好的建議,在我們在這里買到不僅是定制的家具,而是定制的家居。”
而同樣對進軍定制領域信心百倍的還有帝標家居。在帝標家居銷管中心總經理周金艷看來,定制化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引領”。“從15年開始,我們會去發覺消費者潛在的內在需求,去引領這些定制,比如說功能的規范,研發理念上等等”,同時她也不斷在強調,“定制是我們未來很大的一個基調。”
除了在傳統家具產品線中增加定制部分之外,還有不少企業更推出了“特立獨行”的定制方式。 “我們的線下加盟店跟他企業不一樣,有很多種模式:一種是20、30平的;還有第二種150平到300平的標準,因為我們有靈活的線上定制器。”沃棣首席執行官王軼群帶來了在這次展會上帶來獨特的“線上定制器”,同時她也信心十足的認為,定制模式將會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新對手 新挑戰
雖然傳統家具行業紛紛進軍定制領域,曾經在定制領域稱王的企業們也感到了相當大的壓力;于是,如何更好地轉型或者前進,也成為他們目前思考的重點。
在頂固衣柜市場中心總監鄒文勝看來,成品家具進入定制領域其實是“利好”消息。“成品家具進來,對行業來講是一件好事;他們在設計和市場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同時又會促進定制企業不斷的努力提升。”
而剛剛上市的好萊客則已經準備好“武器”去搶占新市場。“(不可否認成品家具存在這很大的優勢,)同時他們的優勢也是我們重點要打造的,這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優勢。今年我們推出了很多不同風格系列的產品,這也是在產品的完整性和豐富性上跟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我們是可以完全趕超傳統成品家具的。”好萊客董事總經理詹緬陽在家具展上向記者展示了今年好萊客帶來的最新產品。
聯邦高登董事總經理也表示,定制企業已經發展了10年左右的時間,它也形成了完全不同于成品家具的可變動性生產模式;所以成品家具如果轉向做定制,可能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必須轉變的更加徹底更加靈活;而成品家具在配套系列上的豐富性也是值得定制企業學習的。“市場很大,共同努力才能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未來方向還是海市蜃樓?
不過,盡管全屋定制已經成為熱門話題,但也有不少成品家具企業表示出了擔憂。
“定制說得小一點是滿足個性消費,大一點就是你一鍋飯全想吃了,但是在生產上很難實現。本身做產品的,比如軟體沙發要1.4米、1.8米甚至2米的,這不可能的,任何工廠都接受不了這種情況。” 在依諾維紳總裁楊建偉看來,這么多人談轉型做定制,也只是跟風而已。“國外的定制是高端定制,普通人定制不起。然而現在想把定制賣給普通消費者,這種概念能走在一起嗎?”
而賴氏家具董事長賴鵬程也表示,并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轉型做定制。“能夠提出(全屋定制)這樣概念的企業實際上規模并不大,其實板式家具還是做得不錯,因為他們通過機械化以及相關的軟件能夠做到規;,能夠把企業做到;但實木企業還是要做標準化。”
而非同家具董事長助理肖萌對他的觀點表示贊同。在他看來,定制只能做到小范圍的微調整。 “在不改變整體外形情況下的微定制,這些我們一直在做。對于沙發來講,沙發的定制還局限于顏色和尺寸的定制,舒適度的定制,真正完全定制還是不太可能。”
如果把家具行業比作是一群行駛在海上的船隊,那么“全屋定制”領域就是航海圖上的某一個目的地,我們不知道這個目的地所帶來的終點到底是新的廣闊“藍海”,還是充滿暗堡礁石的絕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有朝前走,才能將危險的暴風雨甩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