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的一篇文章,將一直低調的馬桶蓋推上了風口浪尖。隨后有人發現,日本的馬桶蓋原來是中國制造,于是輿論更加升溫,并感嘆,何須去日本買個馬桶蓋。在日前中國家電研究院組織的電子坐便器及產品性能研討會上,相關專家及企業代表表示,無須遠渡重洋買個馬桶蓋的真正原因是,根據我國國情,遵照我國標準生產的馬桶蓋,更加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從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我國標準更接地氣
“雖然電子坐便器在我國普及率還不是很高,但是我國的標準水平和要求并不低。”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院長、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馬德軍表示,安全標準,我國和日本都是采用IEC標準,性能標準上則各有側重。電子坐便器在我國有20多年的歷史,其標準一直在討論中,如馬桶蓋墊圈的溫度設定為多少度才能在保證不會造成低溫燙傷、又讓人感到舒適這一問題就討論了10多年。
馬桶蓋 真不用去日本買!
馬德軍指出,標準的制定首先要保證產品的安全,由于我國的家電產品面臨著大量的消費群體和復雜的使用環境,因此,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們在制定標準時有著龐大的用戶數量和全面的使用體驗作基礎,因此可以保證研究人員更為深刻地理解產品,標準的復雜程度也就更高。
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測試技術研究所所長魯建國介紹,我國電子坐便器的安全標準使用GB4706.53-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坐便器的特殊要求》;性能標準有2個,分別是國家標準GB/T23131-2008《電子坐便器》、行業標準JG/T285-2010《坐便潔身器》;抗菌除菌標準為GB21551.2-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其中安全和抗菌是強制性國家標準,標準架構是清晰明確的,而抗菌標準更是我國所獨有的。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健康家電分析測試中心綜合性能試驗室副主任劉開則介紹說,在日本相關標準中,對于產品耐久性試驗要求是每個使用周期為1分鐘,產品須可以正常使用2萬次,與我國行業標準JG/T285-2010《坐便潔身器》相同。而國家標準GB/T23131-2008《電子坐便器》的耐久性要求為每個使用周期5分鐘,產品應正常使用5000次,高于前述標準。而這一要求還有望繼續提高。
“人們對于傳統家電的基本要求是能用,但是對于馬桶蓋這類服務性產品則對用戶體驗有更高的要求。”劉開表示,好的馬桶蓋應該在舒適性、設計美觀、操作等方面符合人體工程學,具有沖洗、烘干效率高及耐久性強等特點。
國產貨適應性更強
“如果說日本的馬桶蓋是轎車,那么我國生產的馬桶蓋就是越野車。”我國最早進入電子坐便器行業的企業——西安三花良治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悅的形象比喻得到了企業代表們的一致認同,因為在中國銷售的產品需要應付更為復雜的使用環境。
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副總裁林山則從使用環境、水溫、水質等多方面將我國知名企業生產的馬桶蓋與日銷產品進行了比較。他介紹說,日本衛生間大多已經達到干濕分離,而我國的衛生間大多還達不到這樣的水平,甚至有的家庭空間非常局促,因此,一方面馬桶蓋內部的接口、外部的控制面板等必須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防老化的特性,并且蓋板材料還需要具有較好的抗壓能力;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水質硬度較高,為了防止水嘴被水垢堵塞,我國企業大多會為產品安裝前置過濾,而且水嘴也設計成可更換的,但是日本銷售的產品大多不做此項要求;此外,由于飲食習慣的不同,我國消費者大多會對溫水用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國內產品大多設計要求為可3分鐘以上連續出溫水,而日本的標準中這一要求不足1分鐘。
上海復榮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朱華則介紹說,公司將旗下樂瑞品牌同等配置與檔次的產品與某日資品牌產品進行盲樣處理后,進行體驗打分,結果樂瑞還稍稍領先。這表明在同類產品比較中,國產品牌并不比日本品牌差,而且性價比更高。林山也表示,本公司的同類實驗得出了相同的結論。“電子坐便器做出來容易、做好了很難。”馬悅認為,電子坐便器涉及水電安全,而且設計空間狹小,因此是最為復雜的一類電器產品。一個智能型馬桶蓋甚至會集合上千個零部件,因此,要想生產一臺優質產品就需要在產品設計、材料選用等諸多方面嚴格把關。而目前市場上的馬桶蓋質量良莠不齊,難以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再加上中國消費者大多缺乏產品體驗,而在日本酒店等各類公共場合衛生間大多配備此類產品,因此導致一些消費者遠渡重洋購回并不適合在國內使用的馬桶蓋。
馬悅呼吁,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電子坐便器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企業在研發和生產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國家和行業標準,制造出優質產品,贏回消費者的心。
●記者手記
消費觀念需要引導
為什么一定要去日本買馬桶蓋,為什么一定要去國外買小家電,為什么一定要遠渡重洋買奢侈品……當人們發現這些產品有不少打著madeinChina的印記時,紛紛發出如此的感嘆。記者經過這次關于馬桶蓋的采訪后才真正認識到,在消費引導和消費教育方面,我們的企業及相關方面還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做。
在本次采訪之前,記者對于馬桶蓋這樣的冷關注產品真的說不上了解,如果沒有在上海中國家電博覽會上樂瑞區域經理褚曉寧耐心的講解,記者不會知道僅僅從馬桶蓋的使用環境來說,中日之間就存在如此多的不同;如果沒有中國家電研究院組織的本次座談會上各方的熱烈討論,記者也不會知道,中國的生產企業為了保證產品的安全性、提高產品的舒適度,曾經下了那么多的功夫;記者也不會知道,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我國的相關機構在制定標準時會如此接地氣地考慮中國的國情,并提出相關的規范要求。記者唯一能夠肯定的是,國產的馬桶蓋比進口產品會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捫心自問,在記者的消費觀念里真的沒有買家電一定要買洋貨這一條,而是更加崇尚“適合的就是最好的”這條準則。記者從事家電新聞報道多年,可是在此前,記者真的不知道按照我國標準生產的馬桶蓋其實更加適合中國的消費者。記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普通的消費者。在大多數消費者心里,洋品牌,仍然代表著更安全、更舒適、更加人性化。
不僅是在馬桶蓋這一個產品上,其實在家電消費領域,還有太多的消費引導和消費教育工作需要去做。但是該由誰做呢?在本次座談會上,有企業代表認為,由于馬桶蓋被劃分在建材衛浴領域,因此影響了馬桶蓋作為家電產品的市場成長。真是如此嗎?記者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重要的是企業對自己屬性的劃分。在前不久剛剛落幕的中國家電博覽會上,記者走遍了5個展館,僅僅找到了兩家企業展出了馬桶蓋——松下和樂瑞。記者了解到,更多的企業在等待參加隨后將在上海舉辦的衛浴產品展。是企業自己的定位,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國貨的諸多好處,還需要企業及各方大力的推廣宣傳。而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消費引導和消費教育的形式也應該是多種多樣、且讓人們喜聞樂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