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關于“行業洗牌”的說法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眾多櫥柜企業對于未來發展的危機感也越來越強。這也是眾多本土櫥柜企業不得不思考“競合”發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正是存在這樣的發展訴求,很多櫥柜企業在嘗試“競合”發展的過程中非常在意“借力”,或者說只在意“借力”,而忽略了相應的付出。
競合的存在基礎即各取所需
誰都知道找好的品牌取經好,但是你的企業未必就適合與這些龍頭企業進行“競合”。由于競合需要合作企業達到“各取所需”的目的,因此“競合”最現實的條件是“各有所需”,如果各方面差距太遠,或者在需要合作的板塊無法對接,或者想要合作的對象水平不適合自身目前階段,“競合”的實際意義也會大打折扣。
行業洗牌 櫥柜企業“競合”發展各取所需
因此,櫥柜企業在尋求合作伙伴的時候,必須要根據自身情況及需求去尋求合作,除了尋找與自己有所匹配、在借力的同時也能讓合作伙伴借力的企業之外,合作的方向和形式也可以多樣化,除了技術、生產和管理之外,如果產品互補,在渠道上進行合作也未嘗不可。
互相坦誠和信任知易行難
當然,互相坦誠與信任也是“競合”的基礎。既然選擇合作,就需要至少在合作過程中不損壞合作伙伴的利益。在櫥柜行業,目前同質化競爭激烈,企業互相提防,相互之間如果無法彼此信任,不能在借力的同時自覺尊重或保護合作伙伴的利益,也不可能實現深度的合作。這也是目前各行各業所存在的問題。
企業在借力發展的同時,也同樣需要根據“競合”伙伴的需求來適度共享自身的資源,甚至需要企業先讓利。只有這樣,才能讓“競合”實現良性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本土櫥柜企業打破固有的發展思維,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與合作企業進行資源的整合和互用。然而對于很多企業而言,要他們“借力”容易,但是要他們“助力”,卻常常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按照櫥柜行業目前的情況,任何一個信息或者技術都有可能成為企業的“商業機密”,如果不突破這種思維,要實現“競合”幾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