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營銷費用簡單可分為市場費用和銷售費用,這兩部分費用——特別是銷售費用——都有被黑手竊取的可能性,LED照明行內人士大多對此話題諱莫如深。有觀點說:一個LED照明企業的銷售費用如果有70%能真正實現在市場上,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一些管理不到位的LED照明企業可能50%都不到。這個數據聽起來實在駭人。
市場費用
那就讓我們來看一下,LED照明企業市場費用是如何被竊取的吧!
這類費用的發生主要都是在企業總部,多發生在企業市場部門與廣告公司之間,在一些管理不健全企業,這部分費用的支出也讓素養比較差的員工有了可趨之機,竊取的手段主要有兩種。
一是最常見的“吃回扣”。這主要發生在廣告投放、大批廣告物料或促銷品制作項目上,這些在廣告行業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因為行業競爭激烈,廣告公司業務人員最終拿下項目主要靠關系,10%的回扣給到甲方項目相關人員幾乎成為行規。
二是更隱秘的“影子公司”。企業市場部的相關崗位負責人自己注冊或與他人合伙注冊廣告公司,利用手中特權將比稿、評估過程形同虛設,從中謀利。
銷售費用
相對于市場費用,竊取銷售費用的花樣就更繁多了。因為這類費用本身科目較多并且幾乎都發生在市場一線,所以管控難度較大。
差旅費黑手
這一項費用的黑手一般都只是初級菜鳥,行內最常見的就是“啃床腿”。簡單來說就是低于標準住宿,多要點票報銷,這種情況一般企業也都睜一眼閉一眼。
另一種嚴重的問題就是假出差,企業一貫的打擊措施就是憑電腦打印票,甚至要求有出差目的地客戶簽字等,但是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透過玻璃窗迎著陽光直接就拓出簽字,更有“高手”手里有多個網絡票販子的電話,汽車、火車、高鐵、飛機票,隨要隨出。
人頭費黑手
最常見的就是虛報促銷員,很多企業本身對于自己銷售團隊的管理就是松散的,對于促銷員或臨時促銷員根本就談不上管理。一些江湖老油子甚至在自己的地盤內安置多個空頭崗位,這些都不是聳人聽聞,很多都實實在在地發生在我們的企業營銷隊伍中。
除了虛報之外,就是在人頭費中扣斤減兩,這主要是針對臨時人員或兼職人員,給1000元報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