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縣位于中原腹地,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處,縣域面積1145平方公里,人口79萬。內黃歷史厚重,生態優良,“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顓頊、第三帝帝嚳均在此建都、建業、建陵,是華夏兒女尋根祭祖的圣地、中國傳統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的發源地,也是聞名遐邇的中國紅棗之鄉、國家級生態示范縣。
內黃的陶瓷產業起步于2009年,至今已有5年時間。5年來,我們認真學習借鑒先進產區的發展經驗,為陶瓷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吸引一大批優秀陶瓷企業到內黃發展,累計投資達到100多億元,建成了50條國內一流的生產線,年產瓷磚2億平方米、陶瓷餐具3000萬件、衛生潔具200萬件,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新型陶瓷生產基地,也是河南省政府重點打造的百億級陶瓷產業集群,被河南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陶瓷產業園區、河南省承接陶瓷產業轉移示范基地,2012年,被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授予“中原陶瓷產業基地”。
內黃陶瓷產業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近幾年一直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每年都有一批企業簽約落地,每年都有一批生產線建成投產,逐步實現了集群集聚發展,充分證明內黃在發展陶瓷產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擁有便捷的交通網絡。內黃地處中原腹地,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處,京港澳、大廣、范輝、安南4條高速構筑的“井”字大框架中心,萬噸級晉豫魯鐵路及6條省道貫穿縣境,四通八達,交通便捷。其次,擁有巨大的市場輻射力。內黃居鄭州、濟南、石家莊、太原的中心位置,200公里經濟圈內,有20多個中等城市、200多個縣級城市,人口1.5億;500公里半徑內有60多個大中等城市、500多個縣級城市,人口5億。同時,河南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新興的經濟大省和工業大省,隨著“中原經濟區”戰略的深入實施,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陶瓷企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第三,擁有優越的發展環境。內黃勞動力資源豐富,物流業發達,11平方公里陶瓷園區實現了路網、供排水管網、電網、通訊網絡、天然氣等“九通一平”,為陶瓷企業發展搭建良好平臺。同時,內黃縣委、縣政府重視陶瓷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服務、支持陶瓷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確保陶瓷企業能夠安心發展、舒心發展。
得中原者得天下。當前,占領中部市場制高點成為陶瓷企業跨越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開辟新天地、實現大發展的難得機遇。我們堅信,內黃便捷的交通、較低的投資成本、廣闊的市場、優越的發展環境,一定能夠為陶瓷企業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一定能讓大家大展宏圖,再鑄事業新輝煌!我們計劃于2015年舉辦內黃陶瓷產業發展論壇,歡迎各位朋友屆時光臨